百词典

《比梅三绝》

时间: 2025-05-07 08:52:37

诗句

千枝枯瘁剩残葩,雪虐风饕压不斜。

人道梅花似潘子,如何自不比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37

原文展示:

千枝枯瘁剩残葩,雪虐风饕压不斜。人道梅花似潘子,如何自不比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冬中,梅花的千枝枯瘁,只剩下残缺的花瓣。尽管雪花和狂风无情地摧残,我的梅花依然挺立不屈。人们说梅花像我潘桂一样,为什么我就不能像梅花那样呢?

注释:

  • 千枝枯瘁:指梅花的枝条众多,但在严寒中都显得枯萎、衰败。
  • 残葩:剩余的、残缺的花瓣。
  • 雪虐风饕:雪和风的侵袭,形容天气的严酷。
  • 人道梅花似潘子:人们都说梅花和我潘桂相似,指他与梅花有相似之处。
  • 如何自不比梅花:为何我不能与梅花相提并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用来表现坚韧、不屈的精神。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高洁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比拟有志之士。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桂,宋代诗人,其诗风多以清新脱俗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作者在面对严冬时的感受,借梅花寄托自身的情感与志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崇敬。

诗歌鉴赏:

《比梅三绝》通过对梅花在严冬中屹立不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的开头用“千枝枯瘁”描绘出梅花在寒冬中受尽折磨的情景,显得孤寂而又坚韧。接着,诗人用“雪虐风饕”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严酷与无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希望与梅花相提并论的心愿。这种自我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使得全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千枝枯瘁剩残葩:描绘梅花在寒冷中枯萎的状态。
    2. 雪虐风饕压不斜:表现自然的严酷,但梅花依然坚挺。
    3. 人道梅花似潘子:引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4. 如何自不比梅花:表达对自身价值的质疑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自身进行比较,彰显个人追求。
    • 拟人:赋予梅花以人的特质,强调其坚韧不拔。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不屈的精神。
  • 风雪:象征外界的压力与挑战,强调生存的艰难。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枝枯瘁”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梅花的美丽
      • B. 梅花的凋零
      • C. 梅花的芬芳
    2. 诗人希望与梅花相比,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卑
      • B. 自信
      • C. 志向与理想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安石的《梅花》
  • 诗词对比

    • 比较《比梅三绝》与王安石的《梅花》,可以发现两者都以梅花作为象征,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展现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而潘桂则更关注自身的处境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花诗选》

相关查询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其三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绝句三首 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 憩寂图 次韵段缝见赠 和王胜之三首 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灵隐,因次韵答之 送冯判官之昌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遮齐 人强胜天 入吾彀中 殳字旁的字 夏开头的成语 着慌 鸡胸龟背 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竹叶 躬体力行 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阴云密布 齿字旁的字 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拍马溜须 清鋭 双人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