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7:26
采桑子慢 橘
杜文澜 〔清代〕
晴霜乍饱,千树丹丸争染。
记曾共香橙冰笋,载满筠篮。
思远西风,洞庭秋色又红酣。
鲸波迷路,吴帆未整,望断江南。
楚梦易醒,逾淮谁惜,齿馥空含。
更休说朱楼剖玉,并蒂分甘。
阳羡亭孤,赋归愁慰老坡馋。
残棋消劫,相逢旧叟,重证仙凡。
在晴霜刚刚润泽的日子里,千树的橘子成熟了,争相染上了红色。我记得曾经和你一起品尝香橙和冰笋,那时我们满载而归。西风吹来,思念的情绪涌上心头,洞庭的秋色又让人沉醉。鲸波的迷雾使我迷失方向,吴地的帆船尚未整装出发,我遥望着遥远的江南。楚国的梦容易醒来,越过淮河又有谁来珍惜,舌尖的香气空自回味。更不必提那朱红的楼阁和剖开的玉石,甜美的果实又何尝不是并蒂而生。阳羡的亭子显得孤独,我在归家的愁苦中,慰藉着老坡的贪念。残棋的残局中,偶遇老友,再次见证人间的仙凡之事。
作者介绍
杜文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创作背景
《采桑子慢 橘》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橘子的描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这首《采桑子慢 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首句的“晴霜乍饱”中,诗人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接着以“千树丹丸争染”描绘出丰收的喜悦。整首诗通过对橘子的描写,渐渐引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逐渐深化。
在语言上,诗人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使得诗句既富有韵律感,又充满了意象的美感。例如,“鲸波迷路,吴帆未整”一语,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又体现出对江南的向往与依恋。
最后,诗中提到的“残棋消劫”与“重证仙凡”,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和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橘子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感悟,透过自然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橘子丰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霜乍饱”指的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吴帆未整”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杜文澜的《采桑子慢 橘》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杜文澜更着重于自然意象的描摹,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