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桃源忆故人》

时间: 2025-04-25 03:45:32

诗句

西窗斗炳惊秋早。

昨夜玉簪开了。

蝴蝶不知身老。

犹恋花丛绕。

芳草吹落王孙草。

桐叶飘来风扫。

无限秋心谁晓。

添得愁多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45:32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作者: 程茯娥 〔清代〕

西窗斗炳惊秋早。
昨夜玉簪开了。
蝴蝶不知身老。
犹恋花丛绕。
芳草吹落王孙草。
桐叶飘来风扫。
无限秋心谁晓。
添得愁多少。

白话文翻译:

在西窗下,灯光闪烁,惊醒了早秋的静谧。
昨夜,玉簪花悄然绽放。
蝴蝶却不知时光已逝,依旧依恋花丛。
芳草纷纷被秋风吹落,犹如王孙草的无奈。
桐树的叶子伴随风飘落,扫荡了整片天空。
无尽的秋心又有谁能体会,
我心中愁苦又增添了多少?

注释:

  • 斗炳:灯光明亮的样子。
  • 玉簪: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青春。
  • 蝴蝶: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王孙草: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 桐叶:桐树的叶子,秋天飘落,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茯娥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擅长写作古诗词。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际。秋天的萧瑟景象激发了她对逝去时光和友人往昔的缅怀。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富有秋意的思乡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早晨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开头以“西窗斗炳惊秋早”引入,开门见山地表达了秋天来临的时刻,灯光的明亮与秋天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一种孤独感。接着提到“昨夜玉簪开了”,在花开的瞬间,仿佛唤醒了对往昔的回忆。蝴蝶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表达出一种对青春的眷恋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秋日的惆怅。尤其是“无限秋心谁晓,添得愁多少”这一句,浓缩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令人感受到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窗斗炳惊秋早”:西窗的灯光明亮,打破了秋天的宁静。
  2. “昨夜玉簪开了”:夜间玉簪花悄然开放,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3. “蝴蝶不知身老”:蝴蝶仍迷恋花丛,不知自己已老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4. “犹恋花丛绕”:对花的依恋,反映出对青春的怀念。
  5. “芳草吹落王孙草”:秋风吹落芳草,象征着无奈和对旧情的缅怀。
  6. “桐叶飘来风扫”:桐叶随风飘落,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7. “无限秋心谁晓”:无人理解我内心的秋愁。
  8. “添得愁多少”:我的愁苦又增添了多少,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拟人(蝴蝶不知身老)、比喻(秋心)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孤独的思索。

意象分析:

  • 西窗:象征着孤独和思考的空间。
  • 玉簪:美好而短暂的青春。
  • 蝴蝶:象征美好与脆弱,暗示时间的流逝。
  • 芳草:代表着逝去的青春与过去的回忆。
  • 桐叶: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簪”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饰品
  2. “西窗斗炳”中的“斗炳”意指什么?

    • A. 灯光
    • B. 斗争
    • C. 情感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思念与愁苦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 杜甫《月夜忆舍弟》:叙述兄弟间的思念与忧愁。

诗词对比: 程茯娥的《桃源忆故人》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均涉及对故人的思念,但程茯娥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是直接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元曲全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寄虬上人 官庄池观竞渡 送王上人还襄阳 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四首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 群鸦咏 登商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绶带 疏神 露处 附膻逐腥 夕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步步高升 拿云握雾 大大咧咧 髟字旁的字 包含质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枉己正人 狐媚惑主 鬯字旁的字 遥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