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37:22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
作者:朱敦儒 〔宋代〕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
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
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
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
得似此回明。
偏爱中秋的明月,这种情怀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金风和玉露交织,怎能比作一般的清亮呢?
四处的帘子争相卷起,哪家乐声不动呢?欢乐的世界足以让人心满意足。
别去指点关山的路,空自使得翠蛾皱眉。
水晶的盘子里,鲈鱼生鱼片,点缀着新鲜的橙子。
鹅黄色的酒温暖,纤细的手传杯频频劝酒。
要珍惜这晨星横斜后的时光,直到明年今夜,
十二个月的盈亏变幻,未必来年还能看到,
会像今年的月亮一样明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美,号梦阮,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词常富有哲理,融入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中秋佳节,表达了作者对中秋月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团圆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和浓厚情感的词作。诗的开头便以“偏赏中秋月”引入,直接表达了对中秋明月的喜爱。中秋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人在这里传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一节日的共鸣。
接着“金风玉露相间”一句,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气候,金色的风和清冷的露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不仅是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情感的流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在描写乐声时,“是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一句,展示了节日的欢快气氛和人们的快乐心情。诗人在这里通过音乐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同时也隐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诗中提到的“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更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以明月、秋风、乐声、佳肴为线索,层层递进,结合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浓厚的中秋氛围和深邃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了团圆、欢聚的情感。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中秋节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人们对团圆、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朱敦儒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金风玉露”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气候
b) 秋天的气候
c) 夏天的气候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食的描绘
b) 对中秋节的赞美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秋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及其丰富的情感内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