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

时间: 2025-05-07 02:24:57

诗句

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

从来颠怪更心风。

做尽百般无用。

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

云间鸿雁草间虫。

共我一般做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24:57

原文展示

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
从来颠怪更心风。做尽百般无用。
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
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曾经的西都(指长安)繁华如梦,如今却是江南的衰老。古往今来,常常让人感到心中不安。尽管做了很多无用的事情,算算岁数已经快到八十,回头看来一切都如空梦。就像天上的鸿雁和草间的虫子一样,大家都在做梦。

注释

字词注释:

  • :原本,最初的意思。
  • 西都: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 散汉:指汉朝的衰退,常用以形容繁华的消逝。
  • 衰翁:衰老的老人,指日渐衰弱的江南。
  • 颠怪:颠倒、怪异之事,意指心中的烦恼或不安。
  • 屈指:折指计算,指岁数。
  • 万事皆空:所有事情都显得空无意义。
  • 鸿雁:天鹅,常用作思乡的象征。
  • :草间的小虫,象征微小的生命。

典故解析:

  • “西都散汉”暗指汉朝的衰落与长安的繁华对比,反映历史的变迁。
  • “八旬”指八十岁,古人常以虚岁计算年龄,意味着人生已接近尾声。
  • “云间鸿雁”与“草间虫”这两句用意象对比,反映人生的渺小与梦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景升,号梅溪,宋代诗人,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朱敦儒年老之际,正值人生的反思期,诗人可能受到个人经历和社会变迁的影响,表现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江月》以沉重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即以“元是西都散汉”引入,展现出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落,带给读者一种时光荏苒的感受。诗人在此处不仅仅是在描绘历史的变迁,同时也在自我反省,感受到自身的苍老与无力。

接下来的“颠怪更心风”,表明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不安,这种心情在无用的劳作中愈发显得苍白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回头望去,发现“万事皆空”,这句诗道出了人生的终极思考:无论是追逐的理想,还是辛勤的付出,最终都将归于虚无。

最后,通过“云间鸿雁草间虫”这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生命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共鸣,表达了人之孤独与渺小。整首词在意象的交错中,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体现出朱敦儒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是西都散汉”:曾经的西都已经衰落,汉朝的辉煌已成往事。
  • “江南今日衰翁”:如今的江南也在衰老,暗喻社会的变迁。
  • “从来颠怪更心风”:过去的种种不快与烦恼依旧在心中萦绕。
  • “做尽百般无用”:尽管做了很多事情,却发现都是无用功。
  • “屈指八旬将到”:算算年岁,快到八十,感慨生命的短暂。
  • “回头万事皆空”:回首往事,发现一切都如梦幻般虚空。
  • “云间鸿雁草间虫”:自然界的生命与自己的无奈相映成趣。
  • “共我一般做梦”:与这自然之物一样,大家都在做梦。

修辞手法:

  • 对比:西都与江南的繁华与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的深度。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表现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 意象:鸿雁与虫子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渺小,增添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与对过往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都:象征过往的辉煌与繁华,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 衰翁:代表着衰老与失落,体现人生的无常。
  • 鸿雁:象征思乡与孤独,传达对故乡的怀念。
  • :象征微小与渺小,反映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都”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都城?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屈指八旬将到”中的“八旬”指的是几岁?

    • A. 六十岁
    • B. 七十岁
    • C. 八十岁
    • D. 九十岁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人生的渺小?

    • A. 鸿雁
    • B. 虫
    • C. 江南
    • D. 西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时间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朱敦儒的《西江月》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后者则强调及时行乐,两者在对待人生态度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朱敦儒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雷阳书事 其二 如梦令(五之四) 和工部侍郎新章 词笑令(②乐昌公主) 海康书事十首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二首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 饮酒诗四首 其二 和莘老游龙洞 荷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墙高基下 粗俗之辈 西胶 曲尽其巧 駶跳 毛字旁的字 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泼天冤枉 口多食寡 鹿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灼黥 稚秋 物有生死,理有存亡 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