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22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笑谈万事真何有,
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年轻时我不愿意做万户侯,也不想认识韩荆州。
我更愿意当汉嘉的县守,载着酒时常游玩在云端。
虚名无用,如今已白头,梦中却能到龙泓的水边。
浮云和高官显位根本无所谓,只有江山才是难以得到的。
峨眉山的月亮在秋天半轮高挂,影子映入平羌江水流淌。
谪仙的这番话谁能理解呢?请你在月明时登楼,笑谈万事真的算什么,
一时的快乐就交给东岩的酒吧。
归来时还要受一大钱,善意别违背白发的老者。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常常抒发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苏轼在送别朋友张嘉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自己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泊态度。在当时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苏轼通过诗歌抒发了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
《送张嘉州》是苏轼对人生与理想的深刻反思,诗中开头即以“少年不愿万户侯”表明了他对权力与名利的淡薄,他更渴望的生活是自由自在,载酒游玩,享受生活的乐趣。接着,他通过“虚名无用今白首”的感慨,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虚名的轻视,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追求实质的意义。
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开阔。此处,山水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反映,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的“请君见月时登楼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更是展现了苏轼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倡在生活中找到乐趣,享受当下。
整首诗通过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自然意象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真挚祝愿,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对权力的淡薄、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祝福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对权力的态度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泓口”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