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9:15
此身与世真悠悠,
苍颜华发谁汝留。
强名太守古徐州,
忘归不如楚沐猴。
鲁人岂独不知丘,
蹸藉夫子无罪尤。
异哉梁子清而修,
不远千里従我游。
了然正色悬双眸,
世之所驰子独不。
一经通明传节侯,
小楷精绝规摹欧。
梁生学欧阳公书。
我衰废学懒且媮,
畏见问事贾长头。
别来红叶黄花秋,
夜梦见之起坐愁。
遗我驳石盆与瓯,
黑质白章声琳球。
谓言山石生涧沟。
追琢尚可王公羞。
感子佳意能无酬,
反将木瓜报珍投。
学如富贾在博收,
仰取俯拾无遗筹。
道大如天不可求,
修其可见致其幽。
愿子笃实慎勿浮,
发愤忘食乐忘忧。
我在这个世间过得真是悠闲自在,
苍老的面容和白发又有谁能留住你呢?
我名义上是古代徐州的太守,
却还不如楚国的猴子忘记归家。
鲁国的人难道只知道丘的名声吗?
孔子身上并没有过错。
奇怪的是梁子你清白而修养,
不远千里特意来我这里游玩。
你目光清晰而正直,
世人所追逐的你却不屑一顾。
一部经典通透明了传承给节侯,
小字写得精绝仿佛欧阳询。
梁生你在学习欧阳公的书法。
而我因衰老而懒惰,
害怕见到贾长头询问我的事。
分别后已是红叶黄花的秋天,
夜里梦见你起床倍感忧愁。
你送给我驳石盆和瓯,
黑色的质地,白色的章纹如琳琅球。
据说山石生于涧沟,
追求雕琢还怕让王公感到羞愧。
你赠我的美意我岂能不回报,
反而用木瓜来回报你的珍贵之情。
学习就像富翁在广泛收集,
随意拾取没有一丝遗漏。
道理如同大海不可求,
但修身齐家却能见到幽深的道理。
愿你真诚踏实切勿浮躁,
发愤忘食乐在其中无忧无虑。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缘起于苏轼对友人梁子的思念与赞赏,表现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学问的追求。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表达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代书答梁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苏轼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深厚的友谊。全诗通过对自我、友人及生活的思考,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便以“此身与世真悠悠”引入,既表明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淡然,也反映出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友人梁子的描绘,强调了对品德与修养的追求。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如“忘归不如楚沐猴”,强调了对归属感与自由的深刻思考。而提及的孔子与鲁人为这一主题增添了文化的厚度,表明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苏轼在书法与学习上的自谦,更是表现出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认真态度。
整首诗的气韵优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自我的反思,最后的“愿子笃实慎勿浮”更是对友人的寄语,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入理解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知识与修养的追求,展现出苏轼超然与深邃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此诗中提到的友人是?
A. 梁子
B. 孔子
C. 贾长头
答案:A
诗中“愿子笃实慎勿浮”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怎样期望?
A. 轻浮
B. 踏实
C. 无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介绍,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代书答梁先》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