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腊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合睡傍无》

时间: 2025-05-07 02:15:17

诗句

未尝学斩伤鼻,不待狂言炙眉。

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5:17

原文展示:

未尝学斩伤鼻,不待狂言炙眉。
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子。

白话文翻译:

我从未学过用刀割伤自己的鼻子,也不需要狂妄的言辞来炙烤我的眉头。
祸福并不是自己可以求来的,遭遇逆境时应当顺应接受。

注释:

字词注释:

  1. 斩伤鼻:形容自我伤害,意在比喻自我毁灭的行为。
  2. 狂言:指夸夸其谈、没有依据的话。
  3. 炙眉:指用高温来烤眉毛,形容极端的行为或态度。
  4. 祸福:指灾祸与幸福,暗示命运的变化。
  5. 横逆:指横遭的逆境或不幸。
  6. 顺受:接受,顺应。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祸福非自求者”反映了道家和佛教的命运观,强调个人的遭遇往往超出个人意志的控制,建议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的法则与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5年-1269年),字迪庵,号天池,宋代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词和诗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时期。诗人在个人体验中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苦乐,借此表达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以“未尝学斩伤鼻”作为开篇,意在强调人生中不应自我伤害,而应珍惜生命,顺应命运的安排。接下来的“狂言炙眉”则进一步揭示了虚妄与极端行为的荒谬,暗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人们应当保持冷静和理智。最后两句“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子”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祸福往往不在于个人的追求,而是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受,这种哲理深刻而耐人寻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韵律上也保持了良好的节奏感,增强了其表达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尝学斩伤鼻:我从不学习如何自我伤害,表明对生命的珍视。
  2. 不待狂言炙眉:不需要夸大的言辞来证明自己,强调真实与内心的安宁。
  3. 祸福非自求者:幸福与不幸并不是我所能请求得到的,反映出命运的不可控。
  4. 横逆当顺受子:在面对困境时应当乐于接受,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祸福非自求者,横逆当顺受子”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斩伤鼻”和“炙眉”比喻自我伤害和极端行为,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控,倡导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面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伤鼻:象征自我毁灭,反映对生命的轻视。
  2. 狂言:象征虚妄的追求,警示人们应当保持理智。
  3. 祸福:象征人生的起伏,表达对命运的接受与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斩伤鼻”是指什么?
    A. 自我伤害
    B. 友情的破裂
    C. 对生命的热爱

  2. 诗人认为幸福与不幸是:
    A. 自己可以求得的
    B. 自然的产物
    C. 通过努力获得的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接受命运的安排
    C. 抗争不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为内敛,强调对命运的接受,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思想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文鉴赏辞典》
  3.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宫词 瑞莲应制二首(莲生慈宁宫奉大士盆中,九华 漂母祠 应制赋禁中柳絮 出郊与黄吉父言别 圣驾九日天寿山登高献三阁下 松石台 上渡 初夏同王应凤佘日章汪以仁以敬过佘子玉园居 蚕妇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诸如此比 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律义 大字旁的字 出凡入胜 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半筹不纳 羊触藩篱 镸字旁的字 沿心 手不释卷 首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属意 工字旁的字 幸结尾的成语 履险若夷 顺变 包含复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