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7:47
生查子 九月随感
作者: 周燕婷
世界似琉璃,五色光轮转。
秋虎自难持,尘梦何堪恋。
三界道相通,九月天谁管?
枯败惜残荷,犹向西风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同琉璃般透明美丽的世界,色彩斑斓、光彩流转。然而在秋天的时节,炎热的秋虎(指秋天的高温)却难以忍受,浮躁的尘世梦境让人难以留恋。诗人感叹三界(指天、地、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九月的天空又有谁能够真正掌控呢?尽管荷花已枯败,仍然向西风展现着残余的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琉璃”与“残荷”均是古代诗词常用意象,反映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无常。
作者介绍
周燕婷,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和个人情感的探索。
创作背景
《生查子 九月随感》创作于九月,正值秋季,诗人受到季节变换的启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特征和诗人内心的感触。开篇以“世界似琉璃”引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又暗示了其中的脆弱与虚幻。接着,诗人用“秋虎自难持”形象地表达了秋季的酷热,反映出人们在温度变化中的无奈与挣扎。
“尘梦何堪恋”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似乎在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尘世的纷扰,而应当超脱、淡泊。接下来的“三界道相通,九月天谁管?”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人生、宇宙的哲学思考,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对掌控命运的无奈感。
最后一句“枯败惜残荷,犹向西风展”以残荷的意象结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与生命的坚持,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反思,情感深邃而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以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鼓励人们在生命的短暂中珍惜当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世界似琉璃”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世界的美丽与脆弱
B. 世界的坚固与稳定
C. 世界的复杂与混乱
“秋虎自难持”中的“秋虎”是指什么?
A. 秋天的昆虫
B. 秋季的炎热
C. 秋天的动物
“尘梦何堪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什么态度?
A. 留恋
B. 无奈
C. 愉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