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生查子》

时间: 2025-05-01 16:44:25

诗句

脸比杏夭娆,心似梅酸楚。

倘许植根时,愿化阶前土。

无分得怜伊,但听流莺语。

莺语枉丁宁,也会相怜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4:25

原文展示:

生查子
作者: 汪东 〔清代〕

脸比杏夭娆,心似梅酸楚。
倘许植根时,愿化阶前土。
无分得怜伊,但听流莺语。
莺语枉丁宁,也会相怜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苦涩。她的面容比杏花还要娇美,心中却如梅花般酸楚。如果能够扎根于此,我愿意化作阶前的泥土。虽然无法得到她的怜爱,但我只想听那流莺的鸣叫。莺鸟的鸣叫虽然是徒劳地请求,但她是否也会怜惜我呢?

注释:

  • 杏夭娆:杏花娇美,"夭娆"形容女子的美丽。
  • 梅酸楚:梅花象征孤傲与辛酸,表达内心的苦楚。
  • 植根时:指扎根生长的时间。
  • 阶前土:指台阶前的土壤,愿意化作泥土,表现出对她的深情。
  • 流莺语:流莺指黄莺,声音美妙,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丁宁:请求、恳求。

典故解析:

此诗中运用了杏花与梅花的意象,杏花象征美丽而短暂的青春,而梅花则代表着坚韧与孤独,反映出作者对美与苦的复杂感受。流莺的鸣叫常常被用来传达情感,流莺在古诗中常常与思念、恋爱情绪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涉及爱情和自然,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爱情与自然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苦涩。

诗歌鉴赏:

《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爱恋中的美与痛。诗人以“脸比杏夭娆”开头,直接点出女子的美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随即转入“心似梅酸楚”,则将美丽与内心的苦楚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爱情中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倘许植根时,愿化阶前土”一句,表现了对爱的渴望与无奈,愿意为她化作泥土,体现了对爱情的无私与奉献。虽然结尾处提到的“无分得怜伊”,暗示了对方对自己的漠视,但作者仍在期待着流莺的鸣叫,象征着对爱情的希望与憧憬。这种情感的反复与纠结,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杏花与梅花的对比,流莺的鸣叫,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令人沉醉而又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脸比杏夭娆:用杏花的美丽来形容女子的容颜,暗示其娇嫩动人。
  2. 心似梅酸楚:心中充满了酸楚与孤独,形成强烈对比。
  3. 倘许植根时,愿化阶前土:愿意为爱扎根,体现出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4. 无分得怜伊,但听流莺语:无缘得到她的怜爱,唯有寄情于流莺的鸣唱。
  5. 莺语枉丁宁,也会相怜否:流莺的声音虽是徒劳,但仍在期待对方的怜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杏花与梅花的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比:美丽与苦楚的对比,突显情感的复杂性。
  • 拟人:将莺语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爱的无奈与苦涩。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美丽、青春。
  • 梅花:象征孤独、坚韧。
  • 流莺:象征爱情的期盼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比喻“脸比杏夭娆”是用来描述什么? A. 她的美丽
    B. 她的孤独
    C. 她的聪明
    答案: A

  2. “心似梅酸楚”中的“梅”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酸楚与孤独
    C. 快乐
    答案: B

  3. 诗人希望化作什么来表达对爱的渴望? A. 树
    B. 阶前土
    C. 花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眷恋与思念,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爱情的追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汪东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道院见红梅 送黄知 对酒怀邵文博拟东野 和许隐君留别 舅李侍郎挽词三首 其一 邓尉探梅十首 其三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 钱塘观潮 秋词 过安吉县梅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 定心丸 木雕泥塑 心字底的字 沾泥絮 破釜沉船 分群 铁鼓 茅蒲 鳥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低头 广字头的字 金练 献可替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