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9:50
新开望山处,今朝减病眠。
应移千里道,犹自数峰偏。
故欲遮春巷,还来绕暮天。
老夫行步弱,免到寺门前。
在新开辟的望山之地,今朝我觉得身体有所好转,能够稍微安眠。
或许是因为我已经走了千里的路,但眼前依然只见几个峰峦。
我本想在春天的巷子里稍作停留,却不得不在傍晚时分绕过这里。
我这把老骨头走路越来越虚弱,还是不要去寺庙门前了。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王建(约710年-758年),字子奭,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王建晚年,可能是在他因病卧床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新开望山处》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以“新开望山处”引入,营造出一个新开辟的景点,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新的生命体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转向个人的感受——“今朝减病眠”,说明他在生病中体会到了一丝安慰和宁静。
在“应移千里道,犹自数峰偏”中,诗人虽走了千里,却只见了几座山峰,暗示着人生的旅途虽然漫长,但真正能领略的风景却非常有限。接下来的“故欲遮春巷,还来绕暮天”表明他想要在春天的巷子中停留,然而终究仍需绕道而行,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无常。
最后一句“老夫行步弱,免到寺门前”则直接表露了诗人年迈体弱的现实,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新开望山处”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哪一句中表达了对身体状况的感慨?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