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30
作者: 李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今年花开时节,燕子在双双鸣叫。
谁来为我卷起珠帘,住在花间的人。
明年花开时节,燕子仍在鸣叫,但那人又在哪里呢?
不如寄封书信来吧,人已往江南去了。
诗中提到的“燕子”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具有季节变迁的象征意义。江南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常引人向往。
作者介绍: 李石,宋代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离去之人的思念,表现了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
李石的《生查子》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离去之人的思念。全诗通过燕子的双语,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第一联“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燕子在花间自由飞翔,象征着美好的时光。然而,诗人在享受这美好时光的同时,不禁感到一种孤独。第二联“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则表现出对伴侣的渴望,暗示着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缺少了与之分享的对象,心中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两联则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在春天的花开燕语中,诗人开始思考未来,感叹人去何方,情感更加深沉。最后一句“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思念,以及期盼通过书信联系的强烈愿望,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意象,交织出一幅关于时间、情感、孤独与希望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离去人的思念,表现了人事无常与内心孤独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燕子双双语”中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卷珠帘”所表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