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10
一斛珠·洛城春晚
苏轼 〔宋代〕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
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
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在洛阳的春天傍晚,垂柳轻拂,掩映着半边红楼。
小池的轻浪泛起,波纹如同篆书般细腻。
在烛光下、花前,我曾醉心于离歌的宴会。
我自怜风流韵事已散,关山万里,情意却无尽。
期待君再相见,寻找芳草的伴侣。
为此而诉说相思,目送西楼的燕子飞断了踪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波折,但他以其才华和个性影响了后世。
《一斛珠·洛城春晚》创作于苏轼经历了政治波折之后,情感上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洛阳,表达了作者对往昔风流韵事的怀念,以及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一斛珠·洛城春晚》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优美的词作。全词以春晚的洛城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温柔而又略带伤感的场景。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洛城春晚”,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宁静的环境,接着“垂杨乱掩红楼半”,用柳树的柔美与红楼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美好的时光已然过去,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念。尤其是“小池轻浪纹如篆”,用水波的细腻描写,突显了春天的生动,也映射出内心的柔情。
词的后半部分,情感愈加浓烈,“自惜风流云雨散”,表达了对往日风流生活的自怜与惋惜。最后一句“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以燕子作为离别的象征,突显了思念的无奈与绵长。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忧伤的春晚场景,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无限。通过春天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柔美而又伤感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词中“洛城春晚”指的是哪个城市的春天?
填空题:词中提到的“离歌宴”表达了____的情感。
判断题:诗中“关山有限情无限”表明了距离与情感的关系。(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