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0:56
原文展示:
初发嘉州 苏洵 〔宋代〕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 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托付船只快速航行千里,心中期待十年后回到京城。乌牛山下的水流如同箭一般迅疾。突然间,峨眉山仿佛从我的枕席间消失。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风格雄浑,议论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离开嘉州(今四川乐山)前往京城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前往京城的复杂情感。首句“家托舟航千里速”,诗人托付船只快速航行,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急切期待。次句“心期京国十年还”,则进一步明确了他对未来的规划和希望。后两句“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旅途的迅疾和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以及离别时的突然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留恋。诗人通过旅途的迅疾和离别的突然,展现了他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心期京国十年还”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留恋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旅途的恐惧 D. 对过去的怀念
“乌牛山下水如箭”中的“水如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忽失峨眉枕席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留恋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旅途的恐惧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