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1:33
赤壁赋中四句·耳得之而为声
司听坎体本来清,举世都将贮笛筝。
饱听翛翛北窗吹,人间能有几长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声音的深刻感受。诗中提到,听觉的境界本来清晰,然而世间的人们只会贮藏乐器;尽管他们在北窗下尽情欣赏那些悠扬的声音,但在这个人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像北斗星那样长久存在?
“长庚”这一典故源自古代文学,常用来比喻光辉灿烂且长久的存在。在这首诗中,长庚象征着音乐的永恒与纯粹,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则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清新淡雅见长,常涉及对自然的描绘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北窗前,感悟到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类的音乐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类追求音乐而忽略其本质的反思。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律与自然的交融,表现出诗人敏锐的听觉感受和对音乐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司听坎体本来清”便揭示了诗人对声音本质的探讨,暗示音乐的纯净和真实。然而,随后的“举世都将贮笛筝”则批判了人们对音乐的片面追求,强调了对乐器的贮藏而非对声音本质的领悟。
在“饱听翛翛北窗吹”一句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似乎在引导读者跟随他的耳朵去感受那清幽的声音。最后一句“人间能有几长庚”不仅是对音律的赞美,也在感叹这种美好在世间的稀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状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音律的探讨,揭示了人类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探索音乐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对音乐的理解与追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理想的向往。
诗词测试:
“司听”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音乐的思考?
答案:1-B;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