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理菖蒲》

时间: 2025-05-01 13:36:07

诗句

朝删石上青之黄,暮摘镜裹黑之苍。

胸中多少冗荆棘,不翦不芸空过日。

君不见颜子一克已,曾参三省身,每日低头矻矻自点检,何曾浪把外物劳精神。

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6:07

原文展示:

理菖蒲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朝删石上青之黄,
暮摘镜裹黑之苍。
胸中多少冗荆棘,
不翦不芸空过日。
君不见颜子一克已,
曾参三省身,
每日低头矻矻自点检,
何曾浪把外物劳精神。
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


白话文翻译:

早晨我在石上采摘青色的菖蒲,
傍晚又在镜子里寻找黑色的影子。
我心中有多少无用的荆棘,
不剪不除,白白地度过日子。
你难道没见过颜子每日克己,
曾参三省自省,
每天低头默默地反思自己,
哪曾因为外物而劳神费力呢?
唉,我仍然无法摆脱乡人的束缚。


注释:

  • 青之黄:青色的菖蒲,象征着生机和清新。
  • 镜裹黑之苍:用镜子映照出的黑色影像,可能暗指自我反省。
  • 冗荆棘:指心中无用的烦恼和杂念。
  • 不翦不芸:不去剪除或除去这些杂念。
  • 颜子: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因其克己奉公而著称。
  • 曾参:另一位著名的贤者,以自省著称。
  • 矻矻:形容人专心致志的样子。

典故解析:

  • 颜子一克已:颜回以克己奉公著称,意在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 曾参三省身:曾参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强调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体现出儒家文化对内省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工于诗词,尤其擅长抒情和哲理性诗作。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对自我修养的思考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责任感与价值观。


诗歌鉴赏:

《理菖蒲》以清新而深邃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自我修炼的追求。开篇以“朝删石上青之黄,暮摘镜裹黑之苍”引入,展现出日常生活中对美与自省的双重追求。接下来的“胸中多少冗荆棘,不翦不芸空过日”则转向内心,表达了对自身烦恼的无奈与感慨,暗示着人在世俗生活的压力下,难以逃脱内心的困扰。

在接下来的比喻中,诗人提及了颜子与曾参,强调自我克检与反省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对自我修养的渴望与对外物的超然态度。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最后一句“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省,尽管有着高尚的理想,仍然难以摆脱周遭环境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认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删石上青之黄:早晨在石头上采摘青色的菖蒲,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 暮摘镜裹黑之苍:傍晚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阴影,暗示内心的反思。
    • 胸中多少冗荆棘:心中充满无用的烦恼与杂念。
    • 不翦不芸空过日:不去除这些杂念,白白消磨时光。
    • 君不见颜子一克已:提及颜回的克己精神,强调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 曾参三省身:提到曾参的自省,进一步强调内省的必要。
    • 每日低头矻矻自点检:形象化的表现每天对自身的检视。
    • 何曾浪把外物劳精神:反问自己何曾因外物而劳心。
    • 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表达对自我境遇的无奈与对乡人束缚的觉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裹黑之苍”,将自我反思比作镜子的映照。
    • 对仗:如“朝删”和“暮摘”,形成对称的结构。
    • 反问:通过反问引导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我修养的追求以及对外物劳心的反思。强调内省与自我克制的重要性,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菖蒲:象征清新与生命的力量。
  • 镜子:代表自我反省与内心的审视。
  • 荆棘:象征内心的烦恼与困扰。
  • 颜子与曾参:代表古代贤者的自我修养与内省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颜子是谁?

    • A. 孔子的弟子
    • B. 诗人的朋友
    • C. 古代的贤者
  2. “胸中多少冗荆棘”中的“荆棘”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美好
    • B. 心中的烦恼
    • C. 自然的景色
  3. 诗人对外物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超然
    • C. 忽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出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着重于思乡情绪。
  • 《登高》:侧重于对人生艰辛的感悟,展现出不同的主题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 桃源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长安春日 春日经湖上友人别业 寄友人 赠婺州苏员外 送韦岫郎中典泗州(一作癸丑岁毗陵会中贻同老)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城东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卜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料高 包含搀的词语有哪些 众议成林 彩屏 名公钜人 嘻吁 一笑百媚 包含勾的词语有哪些 孤豚腐鼠 釒字旁的字 燕哙 歺字旁的字 包含清的成语 骑驴吟灞上 色字旁的字 目无组织 包含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