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8
万里西风雁影斜,
平安书到鲁家沙。
遣愁白堕须行瓮,
报喜鸟邪又满车。
老屋打头思钓隐,
健舻衔尾认诗家。
道旁啁哳儿童说,
有脚阳春向浣花。
千里之外,西风中大雁的身影斜斜地飞过,
平安的书信送到了鲁家沙。
要把愁绪寄托在白色的堕须上(指酒),
又有报喜的鸟儿满载而归。
老屋的前面,思念着隐居的钓者,
快艇的尾部,认出是诗人的身影。
路旁啁啾的儿童在谈论,
春天的脚步向浣花溪走来。
洪咨夔(公元1090年-1155年),字子华,号梦阮,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寄情于自然与乡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西风、大雁、儿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生机盎然的氛围。
《又答孙正叔》是一首描写春日情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开篇以“万里西风雁影斜”引入,既有远方的孤独感,又有自然的广阔;随后的“平安书到鲁家沙”则让人感受到与家乡的连接,平安的书信仿佛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接下来的“遣愁白堕须行瓮”,表达了诗人对愁绪的抒发与排解,白酒成为了疏解烦恼的良方。而“报喜鸟邪又满车”则是对生活乐观的向往,报喜的鸟儿象征着希望与快乐,给人以振奋。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老屋和儿童的场景,老屋让人思绪万千,回忆起隐居的钓者,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儿童的啁啾声则为整个诗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生活在一片温暖与光明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平安书”指的是什么?
“遣愁白堕须行瓮”中“白堕”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报喜鸟”象征什么?
《又答孙正叔》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前者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生活的乐观,后者则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