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9:56
和何特夫见寄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人从万里蜀天归,御柳藏鸦絮又飞。
风细炉熏摇穗直,日长漏箭出花稀。
九重旰食图无逸,四塞宵征赋采薇。
爱国书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接到何特夫的来信后,思念故乡与感慨国事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从万里之外的蜀地归来,春天的柳树上,乌鸦的毛絮在空中飞舞。微风轻拂,炉火的烟雾使得麦穗在阳光下微微摇摆,日子漫长,时间流逝,鲜花也变得稀少。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描绘了丰盛的宴席上却无心享受,夜晚又要出征,忙于赋诗采薇。最后,诗人感叹作为爱国书生的内心更加苦闷,夜晚占卜星象,预测未来的命运和变化。
洪咨夔,宋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是一位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文人。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局势动荡,外有金、元之患,内有政治腐败,使得许多文人纷纷为国家前途感到忧虑。洪咨夔在这首诗中以个人的情感映射国家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和何特夫见寄》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与忧国之志的诗作。诗人在开头通过描绘万里归来的景象,表现了归乡的喜悦和对故乡自然的细腻观察。接着借助“风细炉熏摇穗直,日长漏箭出花稀”两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隐含着对年轻时光的惋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而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九重旰食图无逸,四塞宵征赋采薇”,这两句中,丰盛的宴席与征战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作为一个爱国书生,诗人心中愈发感到苦闷,表明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一句“夜占列象候璿玑”,更是将诗人的苦闷与对未来的迷茫推向高潮,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时局的深切忧虑,表现出南宋士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责任感。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现了爱国书生的责任感与无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国家动荡的感慨,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人从万里蜀天归”中的“蜀”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湖北
C. 广东
D. 浙江
诗中提到的“九重旰食”象征什么?
A. 个人的悲伤
B. 国家繁荣的宴席
C. 自然的美丽
D. 孤独的心情
诗人“夜占列象候璿玑”的目的是什么?
A. 预测天气
B. 占卜未来
C. 了解历史
D. 观察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