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歌续短歌》

时间: 2025-05-09 00:19:53

诗句

短歌调促情苦悲,长歌引愁无绝期。

短声欲尽长声续,似是荆山人泣玉。

悲哉荆山泣玉人,但知贵玉不贵身。

纵令哭尽歌堪听,何异春花委路尘。

古称悲歌可当哭,伤心如中金石镞。

更不必听蔡琰笳,又不必听渐离筑。

长歌飘扬彻九天,短歌呜咽入九泉。

徒言歌哭两情异,谁知歌声尤可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53

原文展示

长歌续短歌
作者:刘基 〔明代〕

短歌调促情苦悲,
长歌引愁无绝期。
短声欲尽长声续,
似是荆山人泣玉。
悲哉荆山泣玉人,
但知贵玉不贵身。
纵令哭尽歌堪听,
何异春花委路尘。
古称悲歌可当哭,
伤心如中金石镞。
更不必听蔡琰笳,
又不必听渐离筑。
长歌飘扬彻九天,
短歌呜咽入九泉。
徒言歌哭两情异,
谁知歌声尤可怜。

白话文翻译

短歌节奏急促,表达了情感的苦涩悲哀;而长歌则引发无尽的愁苦。短声即将结束,长声又随之而来,仿佛是荆山上的人正在为美玉而哭泣。悲哉,那在荆山哭泣的人,只知道珍惜美玉而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即使哭泣到极点,歌声依然动人,和春花凋零在尘土中是一样的。古人说悲歌可以当作哭泣,伤心的感觉宛如被金石射中。更不必去听蔡琰的笛声,也不必去听渐离的筑声。长歌在天空中回响,短歌则呜咽入九泉。口口声声说歌与哭是两种情感,谁又知道歌声更让人心疼呢?

注释

  • 荆山:传说中的一座山,常与悲情联系在一起。
  • 泣玉:为玉而哭,象征珍贵事物的悲伤。
  • 蔡琰:古代女诗人,以笛声闻名。
  • 渐离:古人,擅长筑,常与悲伤音乐相联系。
  • 九天:指高空,象征歌声的高亢。
  • 九泉:指地下,象征短歌的哀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季高,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词才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闻名,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长歌续短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情感压抑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长短歌的对比,表达了对悲伤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长歌续短歌》是一首以音乐与情感为主题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的深刻体悟。诗中通过短歌与长歌的对比,体现了悲伤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短歌节奏急促,像是瞬间的情感爆发,而长歌则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令人沉浸其中。诗人利用荆山人泣玉这一意象,表现了对珍贵事物的怜惜与对生命的反思。

“纵令哭尽歌堪听,何异春花委路尘。”通过春花与尘土的对比,诗人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即使是再动人的歌声,终究难以逃脱消逝的命运。此外,诗中提到的蔡琰和渐离,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诗人用他们的名字来强调音乐的力量与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深刻细腻,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情感的独特理解。诗人在悲伤中寻求音乐的慰藉,令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歌调促情苦悲:短歌的节奏急促,传达出悲伤的情感。
  • 长歌引愁无绝期:长歌则让愁苦不断延续。
  • 短声欲尽长声续:短歌快要结束时,长歌又接着唱。
  • 似是荆山人泣玉:像是荆山上的人因美玉而哭泣。
  • 悲哉荆山泣玉人:可悲的是,那人只懂得珍惜玉石。
  • 但知贵玉不贵身:只知道珍贵玉石,而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 纵令哭尽歌堪听:即使哭泣到极点,歌声仍然动人。
  • 何异春花委路尘:这与春花凋零在尘土中没有什么区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短歌与长歌比作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 对仗:短歌与长歌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拟人:音乐被赋予了情感,给人以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珍贵情感的深刻思考,揭示了音乐在悲伤情感中的重要作用。

意象分析

  • 荆山:象征悲伤与珍惜。
  • :代表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 春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歌声:音乐的力量,能够引发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短歌的特点是什么?

    • A. 节奏缓慢
    • B. 节奏急促
    • C. 旋律优美
    • D. 情感丰富
  2. 荆山人泣玉的意象代表什么?

    • A. 对生命的珍惜
    • B. 对财富的追求
    • C. 对美好的哀悼
    • D. 对友谊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蔡琰和渐离是?

    • A. 诗人
    • B. 音乐家
    • C. 政治家
    • D. 战士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通过音乐和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而清晰。
  • 杜甫《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郴州道 车湖 岑公岩 蚕妇 博望侯墓 白云楼 蚕妇 鹧鸪天·别情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 水调歌头五首 其五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驵华 艮字旁的字 罗瞭 匕字旁的字 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刻薄 大可师法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韋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振缨中朝 大杀风景 上火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涕结尾的成语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落阱下石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