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4:58
原文展示:
和答曹季永县尉用前韵见贻 赵蕃 〔宋代〕
旱久疑成疠,梅枯未得开。 怅然因有句,作者剩能来。 风日宁渠贷,光阴觉我催。 却愁看欲尽,忆著首频回。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干旱让人怀疑是否成了瘟疫,梅花枯萎还未开放。 心中怅然因此有了诗句,作者们纷纷前来。 风和日丽怎能宽恕,光阴似乎在催促我。 却忧愁着快要看完,回忆着频频回首。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赵蕃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当时的大诗人陆游、杨万里等都有交往。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回应曹季永县尉用前韵见贻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长时间干旱和梅花未开的忧虑,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干旱和梅花的枯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忧虑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旱久疑成疠”一句,直接点出了长时间干旱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梅枯未得开”则进一步以梅花的枯萎来象征春天的迟到和生命的凋零。后两句“怅然因有句,作者剩能来”则表达了作者因这种景象而产生的怅然之情,以及诗人们对此的共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干旱和梅花枯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忧虑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旱久疑成疠”中的“疠”指的是什么? A. 瘟疫 B. 疾病 C. 灾难 D. 干旱 答案:A
诗中“梅枯未得开”中的“梅枯”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迟到 B. 生命的凋零 C. 干旱的严重 D. 美好的时光 答案:B
诗中“光阴觉我催”中的“觉”表达了什么? A. 光阴的流逝 B. 时间的无情 C. 生命的短暂 D. 对光阴流逝的深刻感受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