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8-10 01:55:47

诗句

扁舟往作槠州过,烟雾空濛祇市声。

今夕再来还小泊,却逢江月正空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55:47

原文展示:

扁舟往作槠州过,烟雾空濛祇市声。今夕再来还小泊,却逢江月正空明。

白话文翻译:

我乘着小船前往槠州,只见到烟雾弥漫,听到的只有市集的喧嚣声。今晚再次来到这里,船只短暂停泊,却遇到了江面上月光清澈明亮。

注释:

  • 扁舟:小船。
  • 槠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途经之地。
  • 烟雾空濛:形容烟雾弥漫,视野模糊。
  • 祇市声:只有市集的喧嚣声。
  • 小泊:短暂停泊。
  • 江月:江面上的月亮。
  • 空明:清澈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是他在八月八日从潭州出发后所作的四十首绝句之一,记录了他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首句“扁舟往作槠州过”,简洁地交代了诗人的行程。次句“烟雾空濛祇市声”,以烟雾弥漫、市声喧嚣的景象,描绘了槠州的繁忙与嘈杂。后两句“今夕再来还小泊,却逢江月正空明”,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江月空明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扁舟往作槠州过”:诗人乘着小船前往槠州,简洁地交代了行程。
  • “烟雾空濛祇市声”:烟雾弥漫,视野模糊,只能听到市集的喧嚣声,描绘了槠州的繁忙与嘈杂。
  • “今夕再来还小泊”:今晚再次来到这里,船只短暂停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再次经过此地的情景。
  • “却逢江月正空明”:却遇到了江面上月光清澈明亮,通过对比,突出了江月空明的宁静与美丽。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突出了江月空明的宁静与美丽。
  • 意象:使用了“烟雾空濛”、“市声”、“江月空明”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烟雾空濛:描绘了槠州的繁忙与嘈杂,象征着尘世的喧嚣。
  • 市声:市集的喧嚣声,反映了人间的繁忙与热闹。
  • 江月空明:江面上的月光清澈明亮,象征着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 A. 潭州 B. 槠州 C. 江州 D. 杭州 答案:B

  2. 诗中描绘的景象有哪些? A. 烟雾弥漫 B. 市声喧嚣 C. 江月空明 D. 以上都是 答案:D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比赤壁的古今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瓜洲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十》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比不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 公斋四咏。新竹 临顿宅将有归于之日鲁望以诗见贶,因抒怀酬之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态…鲁望之命也 习池晨起 秋晚留题鲁望郊居二首 夏初访鲁望偶题小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愆紊 骨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剪辑 难如登天 槁苏暍醒 料峭春风 牛字旁的字 包含颊的成语 口呆目瞪 目断鳞鸿 櫢檽 支拨 龠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违心之言 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