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5-09 09:02:13

诗句

扁舟往作槠州过,烟雾空濛祇市声。

今夕再来还小泊,却逢江月正空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02:13

原文展示:

扁舟往作槠州过,烟雾空濛祇市声。今夕再来还小泊,却逢江月正空明。

白话文翻译:

我乘着小船前往槠州,只见到烟雾弥漫,听到的只有市集的喧嚣声。今晚再次来到这里,船只短暂停泊,却遇到了江面上月光清澈明亮。

注释:

  • 扁舟:小船。
  • 槠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途经之地。
  • 烟雾空濛:形容烟雾弥漫,视野模糊。
  • 祇市声:只有市集的喧嚣声。
  • 小泊:短暂停泊。
  • 江月:江面上的月亮。
  • 空明:清澈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是他在八月八日从潭州出发后所作的四十首绝句之一,记录了他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首句“扁舟往作槠州过”,简洁地交代了诗人的行程。次句“烟雾空濛祇市声”,以烟雾弥漫、市声喧嚣的景象,描绘了槠州的繁忙与嘈杂。后两句“今夕再来还小泊,却逢江月正空明”,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江月空明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扁舟往作槠州过”:诗人乘着小船前往槠州,简洁地交代了行程。
  • “烟雾空濛祇市声”:烟雾弥漫,视野模糊,只能听到市集的喧嚣声,描绘了槠州的繁忙与嘈杂。
  • “今夕再来还小泊”:今晚再次来到这里,船只短暂停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再次经过此地的情景。
  • “却逢江月正空明”:却遇到了江面上月光清澈明亮,通过对比,突出了江月空明的宁静与美丽。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突出了江月空明的宁静与美丽。
  • 意象:使用了“烟雾空濛”、“市声”、“江月空明”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次经过槠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烟雾空濛:描绘了槠州的繁忙与嘈杂,象征着尘世的喧嚣。
  • 市声:市集的喧嚣声,反映了人间的繁忙与热闹。
  • 江月空明:江面上的月光清澈明亮,象征着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 A. 潭州 B. 槠州 C. 江州 D. 杭州 答案:B

  2. 诗中描绘的景象有哪些? A. 烟雾弥漫 B. 市声喧嚣 C. 江月空明 D. 以上都是 答案:D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比赤壁的古今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瓜洲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十》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比不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 重别西湖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 真娘墓 南梁行 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 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 过荆门 新楼诗二十首。南庭竹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吟舌言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开利除害 月字旁的字 打浆 竭开头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三巴 相濡相呴 金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哑子做梦 节导 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研钻 包含栗的成语 论千论万 止渴饮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