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5:40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
金钗横处绿云堕,玉箸凝时红粉和。
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蹉跎。
在南浦的远方,波涛起伏,层层叠叠,然而与生离死别相比,心中的恨意却更加深重。楚地的乐器能奏出柳花的怨恨,而吴地的美女们则争相唱起竹枝曲。金钗横插,绿云随风飘落,玉筷静静地停在红妆之中。待到我再次见到枚皋的那一天,自会在镜前笑看岁月的蹉跎。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豪放和细腻并存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牧游历池州时,因目睹风景与妓女相别而感发,反映了他对离别、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在唐代,妓院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诗人常通过妓女的形象表达情感,呈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离别的苦楚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开篇的“远风南浦万重波”,描绘了自然的辽阔与波涛的起伏,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接着,诗人用楚管与吴姬的对比,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孤独,让人感受到那种心中无以言表的惆怅。金钗与玉箸的意象则增添了女子的娇媚与柔情,映衬出离别时的美好回忆。
最后一句“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蹉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仿佛在说,时间虽让人感到蹉跎,但只要有重逢的希望,所有的离别都将化为笑谈。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敏锐捕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离别的痛苦与重聚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管”指的是哪种乐器?
“金钗横处绿云堕”中,金钗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枚皋”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探讨了离别的主题,但杜牧更侧重于感情的细腻描绘,而白居易则更强调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具有不同的风格,反映出各自的艺术特色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