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41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
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
去国吾何意,从人病不间。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都城生活了十年,经历了诸多艰辛,心中感慨万千。即使身处饥寒交迫之中,也不觉得这是死去的地方,反而希望能在漫长的旅途上活着回归故乡。离开国家,我又有什么想法呢?人们的病痛与我无关。如今我们一起看着白发苍苍,似乎得到了半生的闲适。
“十载都城客”反映了诗人长期在外的状态,强调了游子的孤独与艰辛。“双白鬓”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用于描绘年老的状态,反映人生的无常和流逝。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次山,号夔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称,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离开故乡后的漫长流亡生涯,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在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身世和经历反映了许多士人的共同心声。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十年的游历,反映了游子心中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深刻思考,十年的游历并不只是时间的流逝,更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挑战。接着,诗人以“去国吾何意”表达了对离乡的无奈与困惑,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离开故乡。在最后两句中,白发的意象不仅象征着年华的逝去,也隐含了对人生的感慨,似乎在说,尽管经历了许多苦难,但最终也能找到一丝安宁。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结合丰富的意象,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融为一体,展现出深厚的文学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坚持生存的决心,展现了深厚的人生智慧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十载都城客”意指什么?
“去国吾何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共看双白鬓”中“白鬓”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