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理菊》

时间: 2025-05-01 05:52:08

诗句

携鉏乘夏雨,分菊待秋风。

幽事常关我,闲居不负公。

苔深连竹地,篱破接兰丛。

更约儿童辈,须勤灌溉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2:08

原文展示: 理菊 赵蕃 〔宋代〕 携鉏乘夏雨,分菊待秋风。 幽事常关我,闲居不负公。 苔深连竹地,篱破接兰丛。 更约儿童辈,须勤灌溉功。

白话文翻译: 带着锄头在夏雨中,分栽菊花等待秋风。 这些幽静的事情常常与我相伴,闲居时也不辜负公务。 苔藓深密连着竹林地,篱笆破损连接着兰花丛。 还要约上孩子们,必须勤奋地进行灌溉工作。

注释:

  • 携鉏:带着锄头。
  • 分菊:分栽菊花。
  • 幽事:指幽静的事情,如园艺等。
  • 闲居:指闲暇时的居住生活。
  • 不负公:不辜负公务,指在闲暇时也不忘职责。
  • 苔深:苔藓生长得很深密。
  • 篱破:篱笆破损。
  • 兰丛:兰花丛。
  • 灌溉功:指灌溉的工作。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诗人,其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雨中分栽菊花,期待秋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夏雨中分栽菊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携鉏乘夏雨,分菊待秋风”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园艺的喜爱。后句“幽事常关我,闲居不负公”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闲暇时也不忘职责,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 “携鉏乘夏雨,分菊待秋风”: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夏雨中分栽菊花的情景,通过“携鉏”和“分菊”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园艺的热爱。
  • “幽事常关我,闲居不负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也不忘职责,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
  • “苔深连竹地,篱破接兰丛”: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更约儿童辈,须勤灌溉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也能热爱自然,勤奋工作。

意象分析:

  • 夏雨: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自然的宁静。
  • 竹林: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兰花:象征着高洁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携鉏乘夏雨”中的“鉏”是指什么? A. 锄头 B. 斧头 C. 镰刀 D. 铲子
  2. 诗中“分菊待秋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幽事常关我”中的“幽事”指的是什么? A. 幽静的事情 B. 幽暗的事情 C. 幽深的事情 D. 幽远的事情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对比:

  • 赵蕃《理菊》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园艺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赵蕃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渡江云 雨夜有怀,和苍虬韵 渡江云 其二 㣼盦归自海上,话旧酒楼,惘然有赋 渡江云 其一 咏桂 渡江云 渡江云  初夏即景 渡江云 渡江云 翠湖作 渡江云 扬州感旧追悼西樵荔裳伯吁介夫诸先生并怀阮亭豹人穆倩定九舟次无言诸公 渡江云三犯 净社拈题,雨意,限韵 渡江云(春感用清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手字旁的字 黜退 名声若日月 专才 深文峻法 橡实 镞砺括羽 高文宏议 寸字旁的字 筠篚 身字旁的字 回斜 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