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易榜曰发深省衡州舅氏书之仆为赋四小诗以发深省斋为韵 其三》

时间: 2025-08-08 23:53:00

诗句

人行冥昧中,遇坎辄自省。

闻是微妙音,安得忘所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23:53:00

原文展示:

人行冥昧中,遇坎辄自省。闻是微妙音,安得忘所警。

白话文翻译:

人们在迷茫中行走,遇到困境就会自我反省。听到这微妙的声音,怎能忘记警醒自己。

注释:

  • 冥昧:昏暗,迷茫。
  • 遇坎:遇到困境或障碍。
  • 辄:总是,就。
  • 微妙音:指深奥的道理或启示。
  • 安得:怎能。
  • 所警:警醒,警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赵蕃为其友人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的斋室所赋,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和对警醒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应其友人之请,为其斋室题写的四首小诗之一。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和对自我反省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和对警醒的重视。首句“人行冥昧中”描绘了人们在迷茫中行走的状态,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困惑。次句“遇坎辄自省”则强调了遇到困境时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后两句“闻是微妙音,安得忘所警”则进一步强调了警醒自己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迷茫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反思和警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行冥昧中”: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迷茫中行走的状态,冥昧意味着昏暗、不清晰,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困惑。
  2. “遇坎辄自省”:这句诗强调了遇到困境时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遇坎指的是遇到障碍或困境,辄自省则表示总是会自我反省。
  3. “闻是微妙音”:这句诗中的微妙音指的是深奥的道理或启示,闻是表示听到。
  4. “安得忘所警”:这句诗强调了警醒自己的重要性,安得表示怎能,所警指的是警醒、警戒。

修辞手法:

  • 比喻:“冥昧”比喻人生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 拟人:“遇坎辄自省”中的“遇坎”拟人化,表示遇到困境。
  • 对仗:“闻是微妙音,安得忘所警”中的“闻是”与“安得”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在人生的迷茫和困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自我反省和警醒。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意象分析:

  • 冥昧:象征人生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 遇坎:象征人生中的困境和障碍。
  • 微妙音:象征深奥的道理或启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冥昧”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昏暗 C. 清晰 D. 模糊

  2. 诗中的“遇坎辄自省”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遇到困境就放弃 B. 遇到困境就自我反省 C. 遇到困境就逃避 D. 遇到困境就求助

  3. 诗中的“微妙音”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音乐 B. 深奥的道理 C. 简单的声音 D. 嘈杂的噪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豁达的态度。
  • 王安石《登飞来峰》:表达了在迷茫中寻找方向和目标的决心。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在困境中的态度,但苏轼更强调乐观和豁达,而赵蕃更强调自我反省和警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帘幕閟深沈 更漏子·秋点长 蝶恋花·碧树凉颸惊画扇 踏莎行·云树参差 夜行船·红溅罗裙三月二 谒金门·愁万叠 谒金门·风雨後 清平乐·晓窗晴日 清平乐·西园啼鸟 六州歌头·将军何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热泪盈眶 有两下子 歺字旁的字 淹明 赍粮藉寇 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闻雷失箸 小康人家 包含亶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绵里薄材 金字旁的字 草标 禁阻 狐虎之威 包含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