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20:33
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
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
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
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
酒醉欣摇舞,情欢乐笑歌。
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
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
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
在兰花盛开的地方,住着很多番庄。
房屋用茅草盖在山边,竹子搭成窝近水而居。
人们都在怀疑是不是有鬼怪出现,心中顽固得像石头一样。
来来往往的人都佩带着剑,出门入户总是拿着武器。
喝醉了酒便尽情摇摆舞动,欢乐的歌声不断传来。
尊卑之间依然可以和睦相处,男女之间实在难以分清。
节日没有固定的顺序,三冬的日子也依然温暖。
虽然无法传播五教,但大家都明白四维的道理。
萧竹是清代的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他的诗风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兰中番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某地的风俗和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融。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兰中番俗》是一首充满生动场景和人情味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兰花生长地带的风俗图景。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诗的前两句“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一开始就引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兰花的芬芳和外族的聚居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接下来的“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则将读者带入了具体的生活环境,展现出一种朴实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中“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这里的“心顽”暗示了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与怀疑,但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无奈和面对现实的态度。诗人用“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描述了人们的警惕与自卫,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动荡或不安定情况下的生存状态。
后面的几句则展现了人们在酒醉后的欢乐与和谐,尤其是“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表现出一种超越等级与性别的友好关系,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
最后的几句“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则表现出一种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态度,诗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随意性表示了一种包容与理解。而“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则反映了社会教化的不完全,但人们依然能够理解基本的道德标准,表现出一种人性中的善良。
整首诗在描绘生活与风俗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对人性、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
描绘了兰花生长的地方,番庄数量众多,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
描述了房屋的建筑形式,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
反映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奈。
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
表达了人们的警惕性和生存状态。
酒醉欣摇舞,情欢乐笑歌。
体现出人们在欢乐时刻的无拘无束。
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
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
展现了一种自由、随意的生活态度。
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
指出社会教化的不完全,但人们依然理解道德。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与生活状态,表现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处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兰中”指的是什么地方?
诗中“往来皆佩剑”意指什么?
“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