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兰中番俗》

时间: 2025-07-26 19:28:12

诗句

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

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

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

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

酒醉欣摇舞,情欢乐笑歌。

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

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

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28:12

原文展示:

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
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
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
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
酒醉欣摇舞,情欢乐笑歌。
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
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
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

白话文翻译:

在兰花盛开的地方,住着很多番庄。
房屋用茅草盖在山边,竹子搭成窝近水而居。
人们都在怀疑是不是有鬼怪出现,心中顽固得像石头一样。
来来往往的人都佩带着剑,出门入户总是拿着武器。
喝醉了酒便尽情摇摆舞动,欢乐的歌声不断传来。
尊卑之间依然可以和睦相处,男女之间实在难以分清。
节日没有固定的顺序,三冬的日子也依然温暖。
虽然无法传播五教,但大家都明白四维的道理。

注释:

  • 兰中:指兰花生长的地方,象征着清雅的环境。
  • 番庄:指异族或外族聚居的地方。
  • 依山茅盖屋:指房屋用茅草搭建,靠近山岭。
  • 近水竹为窝:靠近水边,房屋用竹子搭成。
  • :传说中的鬼怪,常用来形容妖邪之物。
  • 佩剑、操戈:形容人们都武装自己,表示安全防范。
  • 尊卑还可爱:说明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
  • 八节无时序:节日没有固定的时间。
  • 五教:指儒、释、道等五种主要教义。
  • 四维摩:四维指的是社会的基本准则和道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竹是清代的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他的诗风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兰中番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某地的风俗和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融。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兰中番俗》是一首充满生动场景和人情味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兰花生长地带的风俗图景。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诗的前两句“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一开始就引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兰花的芬芳和外族的聚居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接下来的“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则将读者带入了具体的生活环境,展现出一种朴实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中“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这里的“心顽”暗示了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与怀疑,但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无奈和面对现实的态度。诗人用“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描述了人们的警惕与自卫,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动荡或不安定情况下的生存状态。

后面的几句则展现了人们在酒醉后的欢乐与和谐,尤其是“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表现出一种超越等级与性别的友好关系,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

最后的几句“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则表现出一种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态度,诗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随意性表示了一种包容与理解。而“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则反映了社会教化的不完全,但人们依然能够理解基本的道德标准,表现出一种人性中的善良。

整首诗在描绘生活与风俗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对人性、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
    描绘了兰花生长的地方,番庄数量众多,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
    描述了房屋的建筑形式,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
    反映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奈。

  • 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
    表达了人们的警惕性和生存状态。

  • 酒醉欣摇舞,情欢乐笑歌。
    体现出人们在欢乐时刻的无拘无束。

  • 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
    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 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
    展现了一种自由、随意的生活态度。

  • 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
    指出社会教化的不完全,但人们依然理解道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形成均衡的句式美感。
  • 比喻:心顽比喻为石,强调了人们的顽固与固执。
  • 排比:如“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增强了诗句的力度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与生活状态,表现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处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中:象征着高洁、优雅的环境。
  • 番庄:表示外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 竹、茅:自然材料的运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 剑、戈:象征着防卫与生存的意识。
  • 酒、舞:代表着生活的欢愉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中”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山中
    • B. 水边
    • C. 兰花盛开的地方
    • D. 村庄
  2. 诗中“往来皆佩剑”意指什么?

    • A. 人们喜欢打仗
    • B. 人们警惕自卫
    • C. 人们喜欢佩戴饰品
    • D. 人们不喜欢和平
  3. “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性别歧视
    • B. 尊卑关系和谐
    • C.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 D. 社会的混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
  • 杜甫的《春望》:描绘社会生活与人情。

诗词对比:

  • 《兰中番俗》《桃花源记》:二者都描绘了理想化的生活环境,前者更重视社会风俗,后者则强调逃避现实的理想社会。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详细介绍清代各位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侍香金童 和东山 侍香金童 次赵长卿韵 侍香金童·天壤之间 愁倚阑令 其四 愁倚阑令 其三 愁倚阑令 其二 愁倚阑令 其一 愁倚阑令 愁倚阑令 愁倚阑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散摊 包字头的字 谛分审布 頁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冗不见治 单身只手 谋生 撑肠拄肚 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男女平权 通幽洞微 当家做主 立刀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李德才 纪结尾的成语 包含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