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合肥北门二首》

时间: 2025-05-07 06:21:43

诗句

断垣甃石新修叠,折戟埋沙旧战场。

闤闠凋零煨烬里,春风生草没牛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43

原文展示

出合肥北门二首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断垣甃石新修叠,折戟埋沙旧战场。
闤闠凋零煨烬里,春风生草没牛羊。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在合肥北门,看到新修的城墙和石头,旧战场上埋藏着折断的兵器。繁华的街市在战火后变得凋零,春风吹来,青草生长,连牛羊的身影都难以寻觅。

注释

  • 断垣:指破损的城墙。
  • 甃石:用以修建城墙的石头。
  • 折戟:指折断的兵器,象征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沧桑。
  • 埋沙:在沙土中埋藏,暗指历史的遗迹。
  • 闤闠:繁华的市区。
  • 煨烬:指烧毁后的残烬。
  • 春风生草:春风吹来,草木复苏的景象。

典故解析

合肥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战场之一,曾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如三国时期的合肥之战。诗中提到的“折戟埋沙”,即引用了这一历史背景,反映了战后的荒凉与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风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怀与自然的思索,常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合肥北门,正值春天,诗人目睹了战后遗留下来的废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的复苏,对比之下,历史的悲痛与生命的顽强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合肥北门的描写,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们对生命的期望。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新旧城墙和战场遗迹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人用“折戟埋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遗留的惨痛记忆。后两句则转向春天的景象,春风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尽管周围的环境依然凋零,却依然有生命的力量在复苏。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引发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垣甃石新修叠:描绘了新修的城墙,既表现了防御的需要,也隐含着对旧事物的怀念。
  2. 折戟埋沙旧战场:通过“折戟”来强调战争的惨烈,埋沙则反映了历史的掩埋与遗忘。
  3. 闤闠凋零煨烬里:街市的凋零象征着繁华的消逝,煨烬暗示着过去的火灾与破坏。
  4. 春风生草没牛羊:春天的草木复苏,虽有生机,但“没牛羊”则隐喻着生计的困境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断垣甃石”和“折戟埋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战争的惨痛与自然的复苏相对比,体现了生命的韧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表现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珍视。通过对比,传递出虽有历史的沉重,但生命的力量依然不可磨灭。

意象分析

  • 断垣:象征着被毁坏的历史与悲惨的过去。
  • 折戟:代表战争的惨痛与失败。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牛羊:代表生活的富裕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折戟”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的惨痛
    C. 生活的富裕

  2. “春风生草没牛羊”中的“春风”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希望
    C. 战争

  3. 诗中的“闤闠凋零”反映了什么? A. 繁华的景象
    B. 破败的环境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之道的《出合肥北门二首》相比,李白的《静夜思》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而王之道则是对历史的反思与生命的赞美。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但表达方式和主题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羊道中二首 长亭怨慢 闻蝉 冬至南郊礼成述事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观小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初献升降用《肃安》。 赵待制挽词 德州仓厅与陈深渊先生夜话 谢师恩 送提点少卿丈还鄱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把式 承天之祜 与开头的成语 璞金浑玉 包含韧的词语有哪些 世传 巛字旁的字 差结尾的成语 舌底澜翻 鸟字旁的字 子孙后辈 乌集之众 牙字旁的字 烧桂煮玉 呫唫 厄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横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