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时间: 2025-05-02 14:41:16

诗句

步入芳丛脚自轻,看来群卉眼偏明。

和羹有实休疑晚,况是东君旧着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16

原文展示:

步入芳丛脚自轻,看来群卉眼偏明。
和羹有实休疑晚,况是东君旧着情。

白话文翻译:

走进花丛,脚步轻盈;
看到众多花卉,眼前格外明亮。
和谐的滋味不必担心晚了,
更何况是春天的东君(春天的神)早已倾注了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1. 芳丛:指花草众多的地方。
  2. 群卉:众多的花卉。
  3. 和羹:指调和汤羹,这里引申为融洽的情感或关系。
  4. 东君:春天的神,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春天。

典故解析:

  • “东君”出自古代对春天的拟人化称谓,代表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的情景,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丽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借梅花的盛放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并通过描写花卉的美好,传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盈的步伐和明亮的眼睛描绘了春天的花卉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首句“步入芳丛脚自轻”通过轻盈的脚步传达出诗人心境的愉悦与自在,仿佛在与春天的花卉轻舞飞扬。接着“看来群卉眼偏明”,则表现出春日阳光照耀下花朵的娇艳,似乎让一切都变得更加鲜活、明亮。整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隐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两句提到“和羹有实休疑晚,况是东君旧着情”,意在强调春天的到来带来的温暖和生机,即使今天的温暖与美好可能会在未来消逝,但春天的情感永存。这种情感的延续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此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入芳丛脚自轻:进入花丛时,脚步显得格外轻盈,体现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2. 看来群卉眼偏明:看到众多花卉,视野格外明亮,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和羹有实休疑晚:享受生活的滋味,不必担心时间的流逝,意味着珍惜当下。
  4. 况是东君旧着情:更何况是春天的神早已倾注情感,暗示春天的永恒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君拟人化,强调春天的情感与温暖。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生命和和谐生活的热爱,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向往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芳丛:象征美好、自然的环境。
  2. 群卉:代表丰富多彩的生命。
  3. 和羹:隐喻生活的滋味与温暖。
  4. 东君:象征春天的情感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之道
    • C. 苏轼
  2. “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和羹”主要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生活的滋味
    • C. 友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梅花》:同样以梅花为题材,表现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自然与和谐的理想境界。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追和东坡梅花十绝》与苏轼的《梅花》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梅花的赞美,但王之道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苏轼则侧重于梅花的孤傲与坚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 又和 早归 午寝梦江外兄弟(一作午梦曲江兄弟)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 惜花 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己巳) 闲居 荷花 席上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标枝野鹿 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晩岁 西字头的字 靑字旁的字 杂乱无章 材德兼备 泼水难收 轻歌慢舞 无立锥地 史鱼之俦 馁殍相望 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内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