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0:42
霞绮浓披翡翠,晨光巧上珊瑚。
丹林偏许下清都。香占深岩烟雨。
秋到九华宫殿,赭袍红借繁珠。
广寒桂与世花殊。不带人间风露。
霞光绚丽如翡翠般浓厚,晨光巧妙地洒在珊瑚上。
丹桂林中只许飘落清都的香气,深山的烟雨中飘散着芬芳。
秋天来临九华宫殿,赭色的袍子映衬着繁华的珠宝。
广寒宫的桂花与世间的花朵截然不同,不沾人间的风露。
“广寒宫”出自于《月宫》的传说,是嫦娥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清冷与高洁的理想境界。“九华”指的是九华山,历史悠久,是道教的重要圣地,常常与高洁、脱俗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秋季,正值丹桂飘香之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蕴含了对人间繁华与清幽境界的思考。
《西江月(丹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诗中将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脱俗的高洁。开篇以“霞绮浓披翡翠”描绘出清晨的五光十色,紧接着以“晨光巧上珊瑚”展现了光影的巧妙与美丽,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接下来的“丹林偏许下清都”则通过丹桂的香气引出一种幽静的意境,而“香占深岩烟雨”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于人世的思考,“秋到九华宫殿”中提到的“赭袍红借繁珠”不仅展示了道教的文化背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清雅。从“广寒桂与世花殊”可以看出,诗人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最终在“不带人间风露”中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表现了对人间喧嚣的厌倦与对自然清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一种高洁的理想和超脱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桂”主要象征什么?
“霞绮浓披翡翠”中“翡翠”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广寒桂”与“世花”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西江月(丹桂)》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是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但曹勋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高洁,而李白则多了一份豪放和孤独感。两者的风格在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