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丹桂)》

时间: 2025-04-27 05:20:42

诗句

霞绮浓披翡翠,晨光巧上珊瑚。

丹林偏许下清都。

香占深岩烟雨。

秋到九华宫殿,赭袍红借繁珠。

广寒桂与世花殊。

不带人间风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0:42

原文展示:

霞绮浓披翡翠,晨光巧上珊瑚。
丹林偏许下清都。香占深岩烟雨。
秋到九华宫殿,赭袍红借繁珠。
广寒桂与世花殊。不带人间风露。

白话文翻译:

霞光绚丽如翡翠般浓厚,晨光巧妙地洒在珊瑚上。
丹桂林中只许飘落清都的香气,深山的烟雨中飘散着芬芳。
秋天来临九华宫殿,赭色的袍子映衬着繁华的珠宝。
广寒宫的桂花与世间的花朵截然不同,不沾人间的风露。

注释:

  • 霞绮:绚丽的霞光。
  • :覆盖、披上。
  • 翡翠:一种宝石,绿色,形容颜色美丽。
  • 晨光:早晨的光辉。
  • 珊瑚:海洋中的一种生物,色彩鲜艳,这里形容美丽。
  • 丹林:指丹桂林,丹桂是秋天的代表植物。
  • 清都:指清幽的地方,或指“清都山”。
  • 香占:香气弥漫。
  • 深岩烟雨:深山中的细雨。
  • 九华宫殿:九华山的道教圣地。
  • 赭袍:赭色的袍子,借指道士的袍子。
  • 广寒桂:指广寒宫中的桂花,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 世花:世间的花朵。
  • 风露:人间的风和露水。

典故解析:

“广寒宫”出自于《月宫》的传说,是嫦娥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清冷与高洁的理想境界。“九华”指的是九华山,历史悠久,是道教的重要圣地,常常与高洁、脱俗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秋季,正值丹桂飘香之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蕴含了对人间繁华与清幽境界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江月(丹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诗中将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脱俗的高洁。开篇以“霞绮浓披翡翠”描绘出清晨的五光十色,紧接着以“晨光巧上珊瑚”展现了光影的巧妙与美丽,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接下来的“丹林偏许下清都”则通过丹桂的香气引出一种幽静的意境,而“香占深岩烟雨”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于人世的思考,“秋到九华宫殿”中提到的“赭袍红借繁珠”不仅展示了道教的文化背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清雅。从“广寒桂与世花殊”可以看出,诗人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最终在“不带人间风露”中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表现了对人间喧嚣的厌倦与对自然清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霞绮浓披翡翠”:形容早晨的霞光像翡翠一样浓密。
    • “晨光巧上珊瑚”:晨光巧妙地洒在美丽的珊瑚上,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
    • “丹林偏许下清都”:在丹桂林中,香气飘散,让人想到清幽的地方。
    • “香占深岩烟雨”:香气在深山的烟雨中弥漫,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秋到九华宫殿”:秋天来临,九华山的宫殿显得格外庄严。
    • “赭袍红借繁珠”:道士的袍子映衬着珠宝,展现出一种华美的景象。
    • “广寒桂与世花殊”:广寒宫的桂花与世间的花朵截然不同,强调了高洁。
    • “不带人间风露”:不沾染人间的尘世喧嚣,突显了诗人的超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霞光比作翡翠,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如“晨光巧上珊瑚”和“香占深岩烟雨”,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使自然景物富有生命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一种高洁的理想和超脱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霞光:象征希望与美好。
  • 丹桂:代表着高洁、清香的品德。
  • 九华宫:象征着道教的神秘与超脱。
  • 广寒桂:象征着孤独与高洁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桂”主要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高洁
    • C. 喧嚣
    • D. 忧伤
  2. “霞绮浓披翡翠”中“翡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宝石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色彩
  3. 诗中提到的“广寒桂”与“世花”的区别是什么?

    • A. 颜色不同
    • B. 生长环境不同
    • C. 品质高洁与世俗繁华的区别
    • D. 形状不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秋夕》 杜甫
  • 《渔舟唱晚》 王士祯

诗词对比: 将《西江月(丹桂)》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是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但曹勋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高洁,而李白则多了一份豪放和孤独感。两者的风格在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欣夫简非社诸君子集抱蜀庐,为放翁补作生日,约题翁像,分韵,得心字 鹧鸪天 同表妹游董夫人西园 鹧鸪天 其一 赠瞿禅 鹧鸪天 湖帆属题赵令穰水村图临本 鹧鸪天 其一 滇缅路感怀 鹧鸪天·题红棉图 鹧鸪天 鹧鸪天 癸亥初春浔阳江干作 鹧鸪天 鹧鸪天 依蓝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企而望归 耒字旁的字 铜牙弩 见字旁的字 包含骨的词语有哪些 尺有所短 几字旁的字 曝腮龙门 线结尾的成语 依法炮制 幽深 连镳并驾 包含枳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师姥 秋中 雠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