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东寺松石小轩呈同游关彦长明府》

时间: 2025-05-01 00:16:44

诗句

一松偃蹇苍龙蟠,一石巉岩怒虎踞。

我来题作龙虎轩,便恐风云卷将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6:44

原文展示:

一松偃蹇苍龙蟠,一石巉岩怒虎踞。我来题作龙虎轩,便恐风云卷将去。

白话文翻译:

一棵松树低垂,像苍龙盘旋;一块巉岩雄伟,像愤怒的老虎驻守。我来这里题写“龙虎轩”,但却担心风云会将它卷走。

注释:

字词注释:

  • 偃蹇:低垂的样子。
  • 苍龙:青色的龙,象征力量和神秘。
  • 巉岩:高耸的岩石,形状险峻。
  • 怒虎:愤怒的老虎,象征威猛。
  • 题作:题写,作诗。
  • 风云:风和云,象征变化,常用来比喻时局的动荡。

典故解析:

  • “龙虎”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力量与威严,常用于指代英雄豪杰或壮丽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盛次仲,字仲明,宋代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友人游玩时的感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盛次仲与友人游览东寺时,诗人看到周围的松树与巉岩,心生感慨,遂作此诗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对时局变幻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松树和岩石为主要意象,通过“松”和“石”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自然之美。诗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与灵动,而巉岩则代表着稳重与雄伟。诗人通过对这两种自然元素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和时局的思考。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幻的忧虑,尤其是“风云卷将去”一句,既是对自然变化的担忧,也隐喻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无奈。整首诗在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渗透着一种深邃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松偃蹇苍龙蟠”:松树低垂,像苍龙盘旋,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与力量。
  2. “一石巉岩怒虎踞”:巉岩高耸,像愤怒的老虎驻守,表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威猛。
  3. “我来题作龙虎轩”:诗人来到此地,感受到这景象,决定题写“龙虎轩”,意在表达对这壮丽景象的赞美。
  4. “便恐风云卷将去”:但内心却隐隐担忧风云变幻,象征时局动荡,带有一丝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苍龙,巉岩比作怒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变迁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不拔,寓意生生不息。
  • 巉岩:象征稳重与权威,代表自然的力量。
  • 风云:象征变化,暗示着不安定的社会局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松树和巉岩分别象征什么?

    • A. 温柔与坚韧
    • B. 灵动与雄伟
    • C. 青春与衰老
    • D. 平和与冲突
  2. “风云卷将去”中的“风云”代表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时局的动荡
    • C. 诗人的情感
    • D. 生活的平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盛次仲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但盛次仲更关注时局的变迁,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商调】知秋令 秋夜 【南吕】一枝花 春思 【双调】新水令 春日闺思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万里波光外,孤城南极西。 临桂白云洞 飞云山 蟠龙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哀摧 运开头的成语 张寒晖 了不长进 禀挚 杖化龙 以噎废飡 頁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昂然挺立 門字旁的字 离题太远 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聚物 终身大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