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房师新兴杨大尹考绩北上》

时间: 2025-05-01 12:28:19

诗句

仙鸾千仞览丰仪,直上高梧傍玉池。

响合萧韶赓大雅,色分霞彩吐奇丝。

三山宫阙天常近,一代文章世所师。

画省即看青锁擢,金茎偏注露华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8:19

原文展示

赠房师新兴杨大尹考绩北上
作者: 黄士俊 〔明代〕

仙鸾千仞览丰仪,
直上高梧傍玉池。
响合萧韶赓大雅,
色分霞彩吐奇丝。
三山宫阙天常近,
一代文章世所师。
画省即看青锁擢,
金茎偏注露华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远的仙鹤翱翔在丰美的景象之上,直飞至高大的梧桐树旁边的玉池。它与古代的音乐韵律相合,展现出高雅的风范,色彩如同霞光般绚丽,吐出奇妙的丝线。三山的宫阙似乎触手可及,成为一代人所仰慕的文采之源。画省中只需一看,便可欣赏到那青翠的锁链般的植物,而金色的茎上则偏偏散落着露水的光华。

注释

  • 仙鸾:指神话中的鸟,象征高贵和美丽。
  • 千仞:形容高耸入云的样子。
  • 丰仪:指丰盛的仪态,形容美丽的景象。
  • 萧韶:古代著名的音乐,象征高雅的文化。
  • 奇丝:形容奇特的景象或事物。
  • 三山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理想的境界。
  • 青锁擢:指青色的植物生长得茂盛,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蓬勃。
  • 金茎:比喻植物的茎干,象征着生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士俊是明代的著名诗人,生于明万历年间。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热爱。他的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融汇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与杨大尹的交往之际,杨大尹是一位受到尊重的官员,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赠送祝福,表达对杨大尹的敬意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仙鹤为引子,象征着高尚与理想,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音乐的和谐,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用“仙鸾千仞”、“响合萧韶”等意象,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既有自然的瑰丽,又有文化的底蕴。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提到“三山宫阙”,暗示着文人向往的理想境界,表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一代文章世所师”则体现了对杨大尹的赞美,认为他在文化上能够引领一代人,成为他们的榜样。

最后两句通过描绘青翠的植物和金色的露水,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表现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赠诗,更是一种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希望的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鸾千仞览丰仪:仙鹤在千丈高空中俯视丰美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高远的视野和境界。
  2. 直上高梧傍玉池:仙鹤直飞至高大的梧桐树旁边的玉池,象征着高尚与美丽的结合。
  3. 响合萧韶赓大雅:古代的音乐与高雅之风相合,表现出文化的熏陶。
  4. 色分霞彩吐奇丝:色彩如霞光般绚丽,象征着美的丰富多样。
  5. 三山宫阙天常近:三山的宫阙看似触手可及,表现出理想境界的渴望。
  6. 一代文章世所师:赞美杨大尹成为引领文化风尚的一代人。
  7. 画省即看青锁擢:在画省中只需一看,便能见到青色植物的茂盛。
  8. 金茎偏注露华滋:金色的茎上散落露水,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形象地用“仙鸾”比喻高尚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千仞”形容高度,夸张了景象的壮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祝福。诗人在高远的境界中,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鸾:象征高洁、理想与美的追求。
  • 高梧:象征高贵与坚韧,寓意理想的追求。
  • 玉池:象征清澈与纯洁,表现出理想生活的美好。
  • 三山宫阙:象征理想境界与高雅文化。
  • 青锁擢:象征生命的茂盛与蓬勃发展。
  • 金茎:象征财富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鸾”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高尚与理想
    • C. 文化的传承
      答案:B
  2. “三山宫阙”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理想境界的渴望
    • C. 个人的成功
      答案:B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by 王维:表达友情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 《春晓》 by 孟浩然:描绘自然之美,表达生命的蓬勃。

诗词对比

  • 《赠房师新兴杨大尹考绩北上》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文化的提升与友人的祝福,而后者则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感怀寄满子权 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阳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一鎛问耒 庭草 其二 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 悲秋 山中词 送崔伯易归高邮 终雌操 效退之青青水中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轠席 提土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继绝扶倾 满袖春风 包含若的成语 厉行节约 父字头的字 撬窗挖壁 踏面 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旁收博采 吴越曲 展草垂缰 隆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