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5:29
题白蘋洲
作者: 杜牧
山鸟飞红带,
亭薇拆紫花。
溪光初透彻,
秋色正清华。
静处知生乐,
喧中见死夸。
无多珪组累,
终不负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白蘋洲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山中的鸟儿飞动着,带来红色的光影,亭子旁的紫花悄然绽放。溪水的光影透彻而清晰,秋天的景色正如歌唱般美丽。在宁静的环境中,能体会到生的快乐,在喧闹的环境中,能看见虚假的夸耀。不必过于追求名利,最终不会辜负那烟霞般的美丽。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烟霞”常用来形容自然的美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樵夫,晚唐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题白蘋洲》创作于杜牧晚年,诗人可能在游历白蘋洲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喧嚣世界的反思。
《题白蘋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引入,描绘了生动的自然环境,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接着通过“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展现出秋季的清新与宁静,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美丽。转而对比“静处知生乐,喧中见死夸”,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对外界繁华的审视与否定。
诗的结尾“无多珪组累,终不负烟霞”,以深邃的哲理总结全文,强调诗人对名利的看淡,认为只有不被物质所累,才能真正享受自然的美好生活。这种对比与思考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反映了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实现的理想。
整首诗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浮华的厌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山鸟”象征着什么?
“无多珪组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溪光初透彻”描绘了怎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