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归家(一作赵嘏诗)》

时间: 2025-05-01 05:32:18

诗句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2:18

原文展示

归家(一作赵嘏诗)
杜牧 〔唐代〕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白话文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我的衣服问我,您为什么回家这么晚?
和谁在争夺岁月,最后换来的是鬓边的白发?

注释

  • 稚子:指年幼的孩子。
  • 牵衣:拉着衣服,表示依赖和亲近。
  • 归来:回家。
  • 何太迟:为什么这么晚。
  • 共谁:与谁一起。
  • 争岁月:争夺时间。
  • 赢得:得到。
  • 鬓边丝:指鬓角的白发,象征衰老。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稚子的提问,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家庭、时间以及衰老的感慨。诗中“谁争岁月”的提问,反映了人生无常,时间的无情,暗含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樽酒,唐代著名诗人,生于802年,卒于852年。杜牧以其精炼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尤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人生、爱情及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归家》这首诗是杜牧在晚年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家庭温暖的思索。诗中透出对亲情的眷恋和对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杜牧的《归家》通过两个简单的场景,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开篇的“小孩牵衣问”展示了亲情的温暖与依赖,孩子的单纯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接着,诗人用“何太迟”来反映自己归家的迟疑与内心的愧疚,似乎在回应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同时,“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则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思,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夺走了青春,留下的是鬓边的白发。诗中对比了家庭的温暖与时间的无情,既有对亲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这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稚子牵衣问:小孩拉着我的衣服,表现出对我的依赖和关心。
  2. 归来何太迟:小孩在问我为什么回家这么晚,透露出家中对我的期待与关心。
  3. 共谁争岁月:我与谁在争夺时间,暗示了人生的竞争和忙碌。
  4. 赢得鬓边丝:最终得到了白发,象征着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结构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鬓边丝”隐喻衰老,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
  • 拟人:时间被描绘成可以争夺的对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的眷恋、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小孩的提问,引发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岁月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稚子:象征纯真与依赖,代表家庭的温暖。
  • :象征归属与温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鬓边丝:象征衰老,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稚子”指的是谁?

    • A. 老人
    • B. 孩子
    • C. 朋友
    • D. 动物
  2. 诗中“何太迟”是指什么?

    • A. 早回家
    • B. 晚回家
    • C. 不回家
    • D. 忘记回家
  3. “赢得鬓边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衰老与无奈
    • D. 忧伤

答案

  1. B. 孩子
  2. B. 晚回家
  3. C. 衰老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归家》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但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怀念,而杜牧的诗则是通过小孩的提问,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家庭的温暖,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韵傅子文绝句 寄德升大光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黄修职雨中送芍药五枝 香林四首 将赴陈留寄心老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次周漕示族人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夷族 双人旁的字 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缩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装怯作勇 用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别别扭扭 奉命承教 包含鞘的词语有哪些 暴逆 豫章行 飘飘艳艳 风刀霜剑 硝烟弹雨 人字头的字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