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9:50
流滞荒城。无限凄清。正愁时谁道清明。韶华游冶,怕杀关情。也不须提,不须问,不须听。独自行行。多少山程。梦回时月冷茅亭。鬓丝渐变,带眼堪惊。总没人知,没人见,没人疼。
在这荒凉的城镇中,时光流逝,令人感到无尽的凄凉;此时正愁绪满怀,谁来诉说这清明时节的情感?年轻的时光如梦似幻,惧怕触动那份深情。无需提及,无需询问,无需倾听,独自一人走在路上,走过多少山程。梦中回到那寒冷的茅亭,时光已渐渐改变鬓发,眼中满是惊讶。世上再无人知晓、无人见证、无人疼爱我。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事,常以自然景物为寄托,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清明时节,寓意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清明作为祭祖扫墓的节日,常引发人们对人生和亲情的思考,正是这种情感的交织促使诗人创作了此诗。
《行香子 壬子清明时客龙泉县》以清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种孤独的境地。开篇以“流滞荒城”引入,带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荒凉的城镇中停滞,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无奈。
诗中对“韶华”的回忆,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怕杀关情”的表达,既是对情感的恐惧,也是对失去的无奈。接着,诗人以“独自行行”强调了孤独的旅途,似乎在这条路上,只有自己在默默前行,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梦回时月冷茅亭”的描写则带有一丝怀旧与伤感,似乎在追溯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却只剩下冷清的回忆。最后以“总没人知,没人见,没人疼”收尾,将孤独与失落推向高潮,令人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亲情、爱恋的渴望与失落,深刻而动人,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提到“流滞荒城”,主要是指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城市的荒凉与孤独
C. 城市的热闹
诗人对“韶华”的态度是什么?
A. 愉悦的怀念
B. 惋惜与恐惧
C. 漠不关心
最后一句“总没人知,没人见,没人疼”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与无助
B. 快乐与幸福
C. 热闹与繁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