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07:08
高三十五悠悠者,半世渔樵孟诸野。
健笔题诗寄草堂,才名不在岑参下。
故里依然草泽滨,数家老屋自为邻。
可怜我是风尘吏,兼作东西南北人。
高适是个飘荡了三十五年的游子,半生都在孟诸的山水之间以渔樵为生。
他用健笔在草堂上题诗,才华和声名不逊色于岑参。
故乡依旧在草泽的边缘,几户老屋相依为邻。
可怜我只是个风尘中的小吏,身兼东西南北的游子。
诗中提到的“高适”与“岑参”两位诗人曾在唐代诗坛并称。高适以边塞诗名扬,岑参则以其独特的风格受到青睐,诗中提到的“才名不在岑参下”体现了诗人对高适的敬意和自信。
王初桐,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其诗风豪放,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怀与社会观察。
此诗创作于王初桐对高适的怀念与敬仰之际,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身为官吏的无奈,表达了对游子身份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高适的生平与个人经历,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诗开篇便提到高适的游子身份,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提及高适的才华,显示出对其诗歌成就的认可,同时也暗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对于故乡的描绘,“故里依然草泽滨,数家老屋自为邻”展现了乡土的朴素与宁静,给人一种温暖的归属感。然而最后一句“可怜我是风尘吏”则带有一丝无奈与自嘲,反映了作者身为官吏的辛劳与漂泊的无奈,形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深度与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高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身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形成了深刻而丰富的情感表达。
高适是哪位诗人的同代人?
A) 李白
B) 岑参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健笔”主要指什么?
A) 书法
B) 写作才能
C) 画画
D) 音乐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失望
B) 思念
C) 无所谓
D) 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