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怀四首》

时间: 2025-05-02 18:11:53

诗句

重扃落叶迥相依,罗袂无声事已非。

宝镜欲开鸾自泣,玉钗初断燕犹飞。

旅葵未合生空井,苦蘖真堪染故衣。

满目清秋何所似,白云愁色远微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1:53

原文展示:

重扃落叶迥相依,罗袂无声事已非。
宝镜欲开鸾自泣,玉钗初断燕犹飞。
旅葵未合生空井,苦蘖真堪染故衣。
满目清秋何所似,白云愁色远微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落叶纷纷,孤独地依偎在一起,轻纱衣裙无声地诉说着往事已成往昔。镜子里想要开启,却只能看到悲伤的影子;玉钗初断,燕子依然在空中飞翔。旅途中葵花还未合拢,却已在空井旁生长,苦涩的植物足以染上旧衣。满眼的清秋景象,究竟与什么相似?远处的白云带着淡淡的愁色,轻轻飘荡。

注释:

  • 重扃:指重重的门扉,寓意封闭与孤独。
  • 罗袂:轻薄的衣裙,象征柔弱与无声的哀愁。
  • 宝镜: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想要打开却不再如昔。
  •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旅葵: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旅途的孤独。
  • 苦蘖:生于苦地的植物,象征着悲苦的命运。

典故解析:

“宝镜欲开鸾自泣”可理解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失落,鸾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其泪水则代表了对已逝去事物的哀伤。这一意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现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稼竳,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常常借景抒情,反映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时节变换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的萧瑟与人事的无常,借助秋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秋怀四首》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诗中以“重扃落叶迥相依”开篇,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孤独,落叶的相依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接着,诗人运用“宝镜欲开鸾自泣”的意象,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镜子中对影的追忆与现实的落差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悲伤。此外,诗中提到的“玉钗初断燕犹飞”,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失落,燕子的自由与诗人的束缚形成对照,反映出人事变迁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揭示了秋天的凄凉与个人内心的孤独,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愁。诗人在细腻的自然描绘中融入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最终以“满目清秋何所似,白云愁色远微微”收尾,既是对秋天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扃落叶迥相依:描绘秋天落叶的孤寂,重重的门扉象征着封闭与孤独。
  2. 罗袂无声事已非:轻薄的衣裙无声地诉说着往事已成往昔,表达对失去的惋惜。
  3. 宝镜欲开鸾自泣:想要打开的镜子里映出悲伤的影子,象征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4. 玉钗初断燕犹飞:玉钗断裂,象征着遗憾,而燕子依然在空中飞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落寞。
  5. 旅葵未合生空井:旅途中的葵花尚未合拢,象征着孤独与无助。
  6. 苦蘖真堪染故衣:苦涩的植物能染上旧衣,反映出悲苦的命运。
  7. 满目清秋何所似:对眼前秋天的感慨,反思与什么相似。
  8. 白云愁色远微微:远处的白云带着愁色,轻轻漂浮,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镜欲开鸾自泣”,用鸾鸟比喻过去的美好。
  • 拟人:如“罗袂无声事已非”,赋予衣裙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愁苦情感,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叶:象征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流逝。
  • 宝镜:象征美好与记忆,代表对往昔的追忆。
  • 燕子:象征自由与无奈,反映人事的变迁。
  • 白云:象征漂浮的忧愁,传达一种淡淡的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重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扇重门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2. “宝镜欲开鸾自泣”中的“鸾”象征什么? A. 喜悦
    B. 美好往昔
    C. 未来的希望
    D. 亲情

  3. 诗中提到的“玉钗初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喜悦与幸福
    C. 自由与奔放
    D. 安宁与满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吴稼竳《秋怀四首》李白《夜泊牛津》:前者通过秋天的凄凉描绘内心的孤独,后者则通过夜晚的宁静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均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吴稼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泊舟 杜真人听松轩 过虞山 寄王叔明二首 其一 六月六日卢氏客楼对雨呈维寅 寄张德常 题画 赠王光大 送僧 寄王道士宗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佛位 见字旁的字 缓不济急 弃本逐末 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于迈 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闭门塞窦 亢音高唱 包含柱的成语 微芹 丨字旁的字 生荣亡哀 扑罚 鸟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曳居侯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