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9:22
次韵梁粹中秋日雨
作者: 方岳 〔宋代〕
天公不吝常时月,每到中秋苦作难。
醽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
萍化风老鲈鱼梦,芦叶雨宜鸥鹭看。
我欲与公天柱去,月明多处倚阑干。
天公不吝啬于常时的明月,每逢中秋总是艰难苦楚。
醇酒独自一人今夜醉,梧桐树仍然是去年的寒意。
浮萍随风而去,鲈鱼的梦已成往事,芦叶在雨中适合鸥鹭观赏。
我想与你一同去那天柱,月明之时多处可以倚靠着栏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公”和“梧桐”,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用以表达对自然的感慨及人事的无常。“天柱”则可能是指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季方,号天池,南宋时期人物,因其山水田园诗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正值秋雨绵绵之时,诗人借助节气的变化,表达对孤独与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雨夜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诗人以“天公不吝”的叹息开启,表现对自然的无奈和对美好月光的渴望。接着以“醽醁又孤今夕醉”自嘲,酒虽醇厚,却只能独饮,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情感。随后诗人提到的“梧桐”,不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是象征着人事的无常,往年中秋的寒意再次袭来,令人感到心头的凄凉。
“萍化风老鲈鱼梦”,通过“萍”和“鲈鱼梦”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风老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梦境亦随之飘散。最后,“我欲与公天柱去”,是对理想的向往,想要与友人一同去追求更高的境界,月明之夜可倚阑干,象征着一种宁静与悠闲的心态。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雨夜的描写,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公不吝”意思是什么?
A. 天公很吝啬
B. 天公很慷慨
C. 天公无所谓
D. 天公不在乎
“醽醁又孤今夕醉”中的“孤”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失落
D. 期待
诗中描写的意象是:
A. 春天的花
B. 中秋的明月和雨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方岳的这首诗更注重情感的深度与内心的孤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乡愁。两者在意象上都使用了明月,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