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4:39
穴纸江风吹面斜,槿篱门内尚中华。
苍凉伍员芦中客,浩荡张骞海上槎。
弦急撞胸悬杵臼,火炎冲耳簇箫笳。
刀尖剑吷懵腾度,瞪目犹飞满眼花。
江风从斜面吹来,纸张在风中摇曳,槿花篱笆后面依旧是祖国的景象。
苍凉的伍员在芦苇丛中寄居,张骞浩荡的木筏在海上漂流。
激昂的琴声撞击着胸膛,仿佛杵捣的声音,火焰在耳边轰鸣,乐器的声音此起彼伏。
刀尖剑光闪烁,似乎在空中腾飞,目光所及,满眼都是绚丽的花朵。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法家,字希白,号退庵,晚号白云山人。他生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擅长诗词、书法与绘画。钱谦益的诗风清新典雅,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夜,正值后秋时节,诗人身处江村,却感受到秋风的萧瑟与中秋的孤寂。时值明末,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自己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思念。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 其二》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开篇以“穴纸江风”引入,展示了秋夜的寂静与凉意。诗中的“槿篱门内尚中华”一句,透露出一种对祖国的眷恋,尽管身处偏远的江村,但心中仍然怀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接着,诗人提到了历史人物伍子胥和张骞,分别象征着孤独与开拓,暗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历史的感慨。音乐的描写让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尤其是“弦急撞胸悬杵臼”,展现出一种激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斗志。
最后几句通过“刀尖剑吷”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对现实的直视。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夜的描写,更是深刻的自我剖析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思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槿篱”指的是什么?
“苍凉伍员芦中客”中的“伍员”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张骞”是哪个朝代的著名人物?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是在中秋夜的孤独情绪,但更多表达了对酒的欢愉与对朋友的思念,形成与钱谦益诗歌的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