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麻子湖遇逆风有作》

时间: 2025-04-29 12:48:14

诗句

来去船皆欲便风,天心岂解两相从。

侬帆一顺渠应怨,不若从渠且苦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8:14

过麻子湖遇逆风有作

作者: 姚勉 〔宋代〕


原文展示

来去船皆欲便风,
天心岂解两相从。
侬帆一顺渠应怨,
不若从渠且苦侬。


白话文翻译

来往的船只都想借着顺风而行,
然而上天怎能理解人心的追随。
我的帆若顺着水流而行,想必会遭人怨恨,
不如随波逐流,忍受自己的艰辛。


注释

  • 来去: 来往,指船只的行程。
  • 便风: 顺风,形容船只航行便利。
  • 天心: 天的意志或心意。
  • : 我,指自己。
  • : 船上的帆布,借以利用风力航行。
  • : 渠道,指水流。
  • 应怨: 应该遭到怨恨。
  • 苦侬: 让自己忍受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人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历麻子湖时,遇到逆风,表达了在顺境与逆境中对人心与自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麻子湖遇逆风有作》是一首描写舟行湖上遭遇逆风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借船行的艰难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哲思。首句“来去船皆欲便风”,直接引入了船只航行的背景,展现了人们对顺风的渴望。接下来的“天心岂解两相从”,则引出对上天与人心之间的反思,表达出人们在遭遇困境时的无助感。

通过“侬帆一顺渠应怨”,诗人使用了对比,暗示了顺应自然的结果可能带来的怨恨,给人以深思。最后一句“不若从渠且苦侬”,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语气,虽然苦涩,但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的尊重,也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典雅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去船皆欲便风: 船只来去都希望能借助顺风,表现出对顺利航行的渴望。
  2. 天心岂解两相从: 上天的意志并不理解人的愿望与追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3. 侬帆一顺渠应怨: 如果我的帆顺着水流而行,必然会遭到别人的怨恨,暗示了顺从的代价。
  4. 不若从渠且苦侬: 与其顺应自然而遭受怨恨,不如忍受自己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将顺风与逆风、怨恨与忍耐进行了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冲突。
  • 拟人: “天心岂解”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隐喻: 船行与人生的隐喻,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在逆风中航行的情景,探讨了人与自然、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顺境与逆境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人生的旅途与追求。
  • : 代表外部环境的影响,象征命运的变化。
  • : 象征着人生的宽广与未知。

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斗争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便风”是什么意思?

    • A. 顺风
    • B. 逆风
    • C. 烈风
    • D. 和风
  2. “天心岂解两相从”中的“天心”指的是什么?

    • A. 天气
    • B. 天的意志
    • C. 天空
    • D. 天神
  3. 诗人对顺应自然的态度是?

    • A. 积极的
    • B. 消极的
    • C. 无所谓的
    • D. 不明确的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行路难》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姚勉的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两者都涉及对人生旅途的探讨,但李白更多的是面对艰难的奋发,而姚勉则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虞美人 法源寺东王子卿丈曹玉水 虞美人 虞美人 错谱虞美人赠石人兄 虞美人 虞美人八首 其二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一 雨中初别 虞美人 乐山送客 虞美人 元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往牒 不识抬举 包含子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庭户 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礼贤接士 手急眼快 秦氏粉 单人旁的字 就枕 闭口捕舌 颛国 尸字头的字 艸字旁的字 何见之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