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月十日晴》

时间: 2025-05-01 07:27:50

诗句

檐雨窗风隔夜秋,晓看天宇忽云收。

菊花尚在仍佳节,未必今朝蝶已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7:50

原文展示:

九月十日晴
作者: 姚勉 〔宋代〕

檐雨窗风隔夜秋,
晓看天宇忽云收。
菊花尚在仍佳节,
未必今朝蝶已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檐下的雨和窗外的风使得夜晚显得清冷,清晨我望向天空,发现云彩突然散去。菊花依然盛开,正值佳节,或许今天的蝴蝶并不会感到忧愁。


注释:

  • 檐雨:指屋檐下滴落的雨水。
  • 窗风:窗外的风,给人一种凉意。
  • 隔夜秋:经过一夜,秋天的气息更加明显。
  • 晓看:早晨时分观看。
  • 天宇:天空,广阔的宇宙。
  • 忽云收:突然之间,云彩散去。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重阳节的佳品。
  • 佳节:指重阳节,时值九月。
  • 未必:不一定。
  • 蝶已愁:蝴蝶可能并不感到忧愁。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长寿和坚韧,尤其在重阳节时,菊花更是重要的节日象征。
  •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意在尊老敬老,诗中提到的“佳节”即指此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节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节日的感悟。


诗歌鉴赏:

《九月十日晴》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景象。诗的开头以“檐雨窗风隔夜秋”描写了秋夜的宁静与寒冷,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仿佛感受到夜晚的孤寂与静谧。接着,诗人通过“晓看天宇忽云收”表达了清晨的变化,云彩的散去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似乎也预示着天气的转好。

而后半部分“菊花尚在仍佳节,未必今朝蝶已愁”则通过菊花与蝴蝶的对比,表现出一种节日的喜悦和生命的坚韧。菊花在重阳节时仍然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而蝴蝶的情感则被诗人设问,暗示着生命的复杂与多变。整首诗构建了一幅秋天的清晨图景,兼具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雨窗风隔夜秋:描绘出静谧的夜晚情景,雨水与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冷清的秋夜氛围。
  2. 晓看天宇忽云收:清晨时分,诗人望向天空,发现云彩突然散去,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3. 菊花尚在仍佳节:菊花在重阳节时依然盛开,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节日的欢快。
  4. 未必今朝蝶已愁:提出疑问,思考蝴蝶的心情,或许它并没有因秋天的来临而感到忧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檐雨窗风”与“晓看天宇”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提及蝴蝶的情感,使得自然界的生物更具人性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欣赏与对节日的珍视,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檐雨:象征着秋天的清冷与寂静。
  • 菊花:代表着生命的顽强与节日的喜悦。
  • 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重阳节
    • D. 冬至
  2. 诗句“晓看天宇忽云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希望
    • C. 惆怅
    • D. 惊喜

答案

  1. C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意境,反映人生的感慨。
  • 《秋夕》 白居易:表达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九月十日晴》与《登高》:两首诗都在描绘秋天的景象,但《登高》更侧重于人生的感慨,而《九月十日晴》则表现节日的欢快与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上林春 醉蓬莱 玉楼宴 雨中花 雨中花 满庭芳 玉胡蝶 水调歌头 喜迁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益谦亏盈 显开头的成语 赵丹 卷开头的成语 皮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平愉 负山戴岳 门房 乚字旁的字 包含缅的词语有哪些 一木之枝 旷日长久 包含占的词语有哪些 丰墙硗下 风字旁的字 眼中疔,肉中刺 聘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