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周县尉满秩归》

时间: 2025-05-04 10:04:31

诗句

乡户生愁役破家,买田助义息纷哗。

从今闾里皆安业,男课犁锄女绩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4:31

原文展示

送周县尉满秩归
姚勉 〔宋代〕

乡户生愁役破家,
买田助义息纷哗。
从今闾里皆安业,
男课犁锄女绩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乡里因兵役而产生的愁苦,许多家庭因而破碎。为了帮助乡民们安定下来,买田的举动显得尤为重要。自从你回乡后,村里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男子们在田间耕作,女子们则在家织麻。

注释

生愁:生活中产生忧愁。
:指兵役或劳役。
破家:家庭因劳役而破裂。
买田助义:购买土地来帮助乡民,恢复和谐。
息纷哗:平息纷争和争吵。
闾里:村落,乡里。
安业:安定生活,稳定工作。
课犁锄:男丁负责耕作。
绩麻:女丁负责纺织。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兵役的反思与对安定生活的追求。在宋代,农民常常因为兵役而家庭破裂,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安定生活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以诗论闻名,作品多描绘社会民生,关注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地方官员周县尉满秩归乡之际,反映了当时由于兵役引起的社会问题,以及诗人对乡村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因兵役而产生的乡村困境,以及乡民们对安定生活的期待。诗的开篇“乡户生愁役破家”,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痛点,表达了民众的忧愁和苦难。接着通过“买田助义息纷哗”的提议,展现了诗人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提出通过购买土地来减轻乡民负担,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最后两句“从今闾里皆安业,男课犁锄女绩麻”展现了理想的乡村生活,男女各司其职,生活安定、和谐。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具冲击力,令人深思。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在关注民生问题上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乡户生愁役破家:乡村因为兵役的缘故,民众生活困苦,家庭破裂。
  • 买田助义息纷哗:通过购买土地来帮助乡民,平息争吵和动乱。
  • 从今闾里皆安业:展望未来,乡村将会安定,人人都有稳定的生活。
  • 男课犁锄女绩麻:男子负责耕作,女子负责纺织,生活和谐分工明确。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男课犁锄”与“女绩麻”形成对仗,强化了男女分工的和谐。
  • 比喻:将安定的生活比作理想的乡村,展现人们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安定和谐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对因兵役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乡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乡户:象征着民众的生活和生计。
  • :代表着安定的生活,象征着农田的富饶。
  • 犁锄与麻:分别象征了男性的劳作和女性的家庭角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买田助义息纷哗”是什么意思?

    • A. 买田来帮助乡民,平息纷争
    • B. 买田来赚钱
    • C. 买田以增加农业产量
  2.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期待安定与和谐
    • C. 愤怒
  3. 诗中“男课犁锄女绩麻”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 A. 男女平等
    • B. 男女分工合作的和谐生活
    • C. 男性优越于女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民生,反映战乱后的困境。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送周县尉满秩归》与《春望》在主题上均关注社会民生,但前者侧重于乡村生活的安定,后者则更强调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学习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贻钓鱼李处士 送友人归青社 秋日圃田送人随计 江上闻笛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别何处士陵俊老 寄王侍御 贻南康陈处士陶 寄徐拾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电闸 女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原结尾的成语 靠把生 住坐 冶服 示字旁的字 风佩 敲边鼓 包含膘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壮士解腕 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紫被体 激忿填膺 眼馋肚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