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11:23
《踏莎行》 人远山深,草。天真性。长在山中,肯。似幽,心尽。超然心隐。水作生涯,百年甘守空山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隐居山中的人,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人远离了繁华,置身于深山草地之间,恬淡自然。虽然生活在孤寂之中,但心中却有一种超然的宁静。诗中强调了这种生活的甘甜与乐趣,似乎水流是他生活的全部,宁愿在这空山中守望一生。
张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本诗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因对官场失望而选择隐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踏莎行》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展现出一种恬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对“空山静”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告诉人们,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繁华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此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和隐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整首诗蕴含着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鼓励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对话、心灵归属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诗人渴望在空山中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踏莎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水”象征什么?
诗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比较张抡的《踏莎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抡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内省,后者更为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