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45
西山滴水岩二首
作者: 崔子忠 〔明代〕
石似当空立,岩疑急就成。
雨花山庙湿,雷树羽宫晴。
绝壁洪荒在,阴畴晦朔并。
古潭龙夜语,徐戛应泉声。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滴水岩的自然景色和神秘氛围。石头似乎高高耸立,岩壁似乎急速形成。雨花山的庙宇因雨水而显得湿漉漉的,而雷树下的羽宫却是晴朗的。绝壁的雄伟和自然的浩瀚共存,阴暗的田野与月朦胧的景色交织在一起。古潭中的龙在夜间低语,缓缓的水流应和着泉水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子忠,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西山滴水岩位于风景如画的地方,崔子忠在此地写下这两首诗,旨在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山滴水岩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崔子忠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诗的前两句以“石似当空立,岩疑急就成”开篇,描绘了高耸的岩石和突显的自然力量,给人以震撼之感。接下来的“雨花山庙湿,雷树羽宫晴”,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同一地区因天气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面貌,表现出自然的变化无常与神秘。
后几句“绝壁洪荒在,阴畴晦朔并”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绝壁的巍峨与洪荒的雄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体现了阴暗与明亮、静与动的交织。在最后一句“古潭龙夜语,徐戛应泉声”中,古潭中的龙似乎在夜间低语,水声与泉声的呼应,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细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敬畏和思索,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雨花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古潭龙夜语”中的“龙”代表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