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偈八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10:33:28

诗句

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打破太虚空,如何寻不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28

原文展示:

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打破太虚空,如何寻不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天地之间找不到弥勒佛的感慨。即使打破了虚空,也无法找到他,似乎在暗示一种对真理或觉悟的追寻却始终无法实现的无奈。

注释:

  • 弥勒:指弥勒佛,是佛教中未来佛的象征,常被视为慈悲和希望的化身。这里表示对信仰或理想的追求。
  • 太虚空:指广阔的虚空,象征着无边无际的宇宙。
  • 寻不得:无法找到,表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仁勇,宋代僧人,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作为僧侣,他的诗歌常表达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弥勒佛的追寻,反映了人们对信仰、理想和真理的渴望,揭示了追求的艰难与虚无。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开篇的“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将弥勒佛的无处不在与无处寻觅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似乎在质疑信仰的存在,或许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接下来的“打破太虚空”,则是对人类探索真理的渴望,象征着一种对宇宙的思考与对存在本质的追寻。然而,最后一句“如何寻不得”,则带来一种无奈与失落,显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困境。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而且在意境上深邃而富有哲学思考。它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探索,仿佛在提醒人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往往是无法跨越的。这样的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突出,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困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上无弥勒:天上没有弥勒佛,暗示理想或信仰的缺失。
  2. 地下无弥勒:地下同样没有弥勒佛,进一步强调对理想的匮乏。
  3. 打破太虚空:即使打破了虚无的空间,意味着对真理的极致追求。
  4. 如何寻不得:最终却发现无处可寻,体现了追寻的无果。

修辞手法:

  • 对仗:首两句“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用“弥勒”象征信仰与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真理的永恒追寻。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对理想、信仰和真理的追寻,表现出一种失落感与无奈。诗人通过对弥勒佛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精神世界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弥勒:象征希望与理想。
  2. 太虚空:象征广阔的宇宙和人类的追求。
  3. 寻不得:象征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上无弥勒”中的“无”是指什么?

    • A. 有
    • B. 没有
    • C. 可能
    • D. 不一定
  2. 诗中“打破太虚空”的意思是?

    • A. 追求真理
    • B. 失去希望
    • C. 享受生活
    • D. 回归现实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信仰的质疑
    • B. 对人生的热爱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偈八首 其二》与《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寻和对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具个人情感,而《偈八首》则更倾向于对信仰和哲理的探索。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僧禅院(一作题兴善寺英律师院) 答鄜畤友人同宿见示 同州冬日陪吴常侍闲宴 寄西岳白石僧 浙江夜宿 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寄远 送僧归闽中旧寺 湘川吊舜 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收择 得勿 恕己及人 采字旁的字 庶产 黍字旁的字 鹊反鸾惊 熊席 包含湍的词语有哪些 深更半夜 上当受骗 闲离 金字旁的字 北郭先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