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除夜》

时间: 2025-04-30 01:54:06

诗句

灯前清泪落衣间,守岁分为客是闲。

老母今春年七十,寿觞争忍对慈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4:06

除夜

作者: 穆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灯前清泪落衣间,守岁分为客是闲。
老母今春年七十,寿觞争忍对慈颜。


白话文翻译:

在灯下,清泪滴落在衣服上,守岁时分我却是闲客。老母亲在这个春天已七十岁,面对她的慈祥面容,我怎能忍心举起寿酒?


注释:

  • 灯前:灯光下,指除夕夜的场景。
  • 清泪:指因思亲或感慨而流的泪水,表现诗人的情感。
  • 守岁:指在除夕夜守夜,迎接新年。
  • 老母:指诗人的母亲,表达对母亲的关心与爱。
  • 寿觞:祝寿的酒杯,象征着祝福和敬意。
  • 慈颜:慈祥的面容,体现母亲的温柔与慈爱。

典故解析:

“守岁”是中国传统习俗,指在除夕夜不眠,等待新年的到来,象征着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回顾。“寿觞”则是对长辈祝寿时举杯的习俗,体现了孝道和对家庭的重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穆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情冷暖,风格质朴而富有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除夕之际,诗人身处于守岁之时,感慨亲情与时光的流逝。

诗歌鉴赏:

《除夜》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诗人在除夕夜的情景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开头两句,诗人用灯前的泪水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守岁本是喜庆之事,但在他眼中却显得如此沉重。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提及母亲的高龄,感叹岁月无情,面对母亲的慈颜,内心充满了对亲情的珍惜与感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勾勒出在传统节日中的孤独与思念,表现了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灯前清泪落衣间”:在灯光下,泪水滴落在衣服上,表达了思念与悲伤。
    2. “守岁分为客是闲”:守岁本是团圆的时刻,但自己却感到孤单。
    3. “老母今春年七十”:母亲已步入古稀之年,感叹时光的流逝。
    4. “寿觞争忍对慈颜”:面对母亲慈祥的面容,举起祝寿的酒杯显得格外艰难。
  • 修辞手法

    • 对比:守岁是团圆的快乐时刻,而诗人却感到孤独。
    • 意象:灯光、泪水和母亲的面容共同构成了温暖与悲伤的对照。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希望与温暖,但在孤独中也显得微弱。
  • 泪水:象征思念与悲伤,表达对亲情的渴望。
  • 母亲的面容:象征家庭的温暖与爱,突显亲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守岁”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
    A. 中秋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2. 诗中提到“老母今春年七十”,这里的“七十”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寿辰
    C. 季节

  3. 诗人在守岁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A. 快乐
    B. 孤独
    C. 激动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除夜》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有对亲情的思念,但穆修的诗更强调在特定节日中的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兄弟的怀念与团圆的期望。两者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二气工夫 点绛唇 其一 望月 点绛唇 陪徐贡觉夜宴联诗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文教资料简报百期纪念 点绛唇 天台 点绛唇 夏日山中 点绛唇·枕簟冰清 点绛唇 闻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兴亡祸福 牙字旁的字 感佩交并 低眉下首 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谄词令色 目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招牌 云土 肩下 包含磕的词语有哪些 郎猫 发结尾的成语 匸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祖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