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4:06
灯前清泪落衣间,守岁分为客是闲。
老母今春年七十,寿觞争忍对慈颜。
在灯下,清泪滴落在衣服上,守岁时分我却是闲客。老母亲在这个春天已七十岁,面对她的慈祥面容,我怎能忍心举起寿酒?
“守岁”是中国传统习俗,指在除夕夜不眠,等待新年的到来,象征着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回顾。“寿觞”则是对长辈祝寿时举杯的习俗,体现了孝道和对家庭的重视。
《除夜》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诗人在除夕夜的情景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开头两句,诗人用灯前的泪水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守岁本是喜庆之事,但在他眼中却显得如此沉重。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提及母亲的高龄,感叹岁月无情,面对母亲的慈颜,内心充满了对亲情的珍惜与感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勾勒出在传统节日中的孤独与思念,表现了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守岁”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
A. 中秋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诗中提到“老母今春年七十”,这里的“七十”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寿辰
C. 季节
诗人在守岁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A. 快乐
B. 孤独
C. 激动
答案: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除夜》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有对亲情的思念,但穆修的诗更强调在特定节日中的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兄弟的怀念与团圆的期望。两者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