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11
采茶歌
许观身 〔清代〕
采茶早,冰芽小。
采茶晚,绿云满。
顾渚蒙顶春风多,
女儿连袂来山阿。
惊雷之莱吉祥蕊,
社前细雨连番过。
抽芽纤纤嫩于玉,
绿痕瘦比蛾眉绿。
山厨欲焙逢禁烟,
限期只恐头纲促。
茶纲作贡自年年,
寒食清明断雪天。
制得密云龙小样,
君谟搜取入茶笺。
公家榷茶问茶户,
上品缄斟奉官府。
此时但解嗜茶甘,此际谁知采茶苦。
今年叶卷芽枯焦,
恰值三春少雷雨。
荈园早晚偿茶租,
田间菜麦还乾枯。
这首诗描绘了采茶的不同时间和过程。早晨采茶,嫩芽稀少;傍晚时分,茶叶则郁郁葱葱。春风吹拂着顾渚和蒙顶,姑娘们成群结队地来到山上。雷声轰鸣,给茶蕊带来吉祥的气息;社前的细雨一场接一场。新抽出的茶芽像玉一样娇嫩,绿意比蛾眉还要纤细。山里的厨师想要焙茶,却怕遇到禁烟的限制,限期内只怕茶叶会受到影响。茶叶的贡品年年不变,寒食和清明时节断了雪天的寒冷。制作出的小样茶叶是密云龙,君主要按样品来搜集入茶笺。官府向茶户征询,品上佳的茶叶恭敬地奉上。此时大家只知道喝茶的甘美,谁能体会到采茶的辛苦。今年的茶叶卷曲,芽头枯焦,正好遇上春天少雨的时节。茶园里的租金早晚要偿还,田间的菜麦也还在干枯中。
作者介绍:
许观身,清代诗人,以擅长描绘自然和生活场景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采茶歌》创作于清代,正值茶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采茶的过程,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以及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生产现状。
《采茶歌》以生动的细节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采茶的劳作过程和茶叶的生长变化。诗的开头通过“采茶早,冰芽小;采茶晚,绿云满”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采茶时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接着,诗人描绘了春风、雷雨等自然因素对茶叶生长的影响,表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女儿连袂来山阿”,展现了采茶的场景,姑娘们在春日的山野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此时但解嗜茶甘,此际谁知采茶苦”则转入对采茶者辛劳的感慨,揭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诗的最后几句,描述了因天气欠佳,茶叶生长不良的状况,表达了农民面临的困境,既是对自然的无奈,也引发了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茶的赞美,也有对采茶艰辛的同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劳动者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采茶过程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在自然与经济压力下的辛苦与无奈,揭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差距,对茶文化背后的劳动者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和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顾渚”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此时但解嗜茶甘,此际谁知采茶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寒食、清明”是指的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采茶歌》与《山中问答》进行对比,两个作品都涉及到自然与劳动,但《山中问答》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而《采茶歌》则更直观地表现了采茶的过程和农民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