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5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54:34
饮罢屠苏酒,听残爆竹声。
一年空过尽,百事了无成。
贫贱谁相识,蹉跎已半生。
不堪追往昔,儿女最伤情。
饮完了屠苏酒,听着那残留的爆竹声。
一年就这样空虚地过去了,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成就。
贫穷和卑微,谁会真正了解我,
岁月在蹉跎中已过了一半人生。
无法忍受回忆往昔,儿女的事最让我伤感。
“屠苏酒”源自古代的春节习俗,喝酒以祈求健康和好运;“爆竹”是春节习俗之一,寓意驱散邪祟,迎接新年。诗中通过这些意象,表现出作者对过去一年生活的反思与无奈。
作者介绍:陈以豫,清代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与疾苦。
创作背景:在岁末年初之际,作者回顾过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此诗通过饮酒和听爆竹声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除夕时分的氛围,但与传统的喜庆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欢庆的表象之下,流露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失落感。诗的前两句以“饮罢屠苏酒,听残爆竹声”开头,虽然表面上是对庆祝的描绘,但“残”字暗示着一种未尽的遗憾。
接下来,诗人感叹“一年空过尽,百事了无成”,揭示了他对过去一年无所作为的深深失落。接下来的“贫贱谁相识”更是将个人的处境与社会的冷漠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在贫困中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孤独。
最后两句“不堪追往昔,儿女最伤情”是情感的高潮,儿女不仅是家庭的延续,更是情感的寄托。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充满痛苦,尤其是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子女的关心,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逐句解析:
饮罢屠苏酒,听残爆竹声。
一年空过尽,百事了无成。
贫贱谁相识,蹉跎已半生。
不堪追往昔,儿女最伤情。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反问等手法,通过对比节日的喜庆与内心的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叹息,表达了对贫困与无所作为的无奈,以及对家庭情感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屠苏酒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祝福与希望
B. 伤感与孤独
C. 贫穷与无助
D. 时间的流逝
“一年空过尽,百事了无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无奈与失落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家庭的担忧
诗中提到的“儿女”代表了什么?
A. 友谊
B. 责任与情感寄托
C. 事业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