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灵岩寺》

时间: 2025-05-07 07:24:48

诗句

天柱峰高逼太清,灵岩端足擅高名。

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

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

客身元是山林种,见此如何不动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4:48

原文展示: 灵岩寺 高翥 〔宋代〕 天柱峰高逼太清,灵岩端足擅高名。 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 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 客身元是山林种,见此如何不动情。

白话文翻译: 天柱峰高耸入云,直逼天空,灵岩寺因其高耸而享有盛名。 人间的石头都像是它的奴仆,天下的山峰都无法与之称兄道弟。 樵夫的小径上积雪深厚,留下了许多虎的足迹,清溪边的风温暖,充满了猿猴的叫声。 我本就是山林中的人,见到这样的景象怎能不心动。

注释:

  • 天柱峰:指高耸的山峰,比喻山峰之高。
  • 逼太清:直逼天空,形容山峰极高。
  • 灵岩:指灵岩寺所在的山岩,因其高耸而得名。
  • 端足擅高名:因其高耸而享有盛名。
  • 奴仆:比喻低下的地位。
  • 弟兄:比喻平等的地位。
  • 樵径:樵夫行走的小径。
  • 客身:指诗人自己。
  • 山林种:指习惯于山林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高翥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慨。创作背景可能是在诗人游览灵岩寺时,被其壮观的自然景色所打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寺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赞美。首联以天柱峰的高耸入云,形容灵岩寺的壮观,颔联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灵岩寺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颈联和尾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樵径上的虎迹、清溪边的猿声,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天柱峰高逼太清”描绘了山峰的高耸,而“灵岩端足擅高名”则强调了灵岩寺因其高耸而享有的盛名。
  • 颔联:用“人间有石皆奴仆”和“天下无山可弟兄”进行对比,突出了灵岩寺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 颈联:通过“樵径雪深多虎迹”和“清溪风暖尽猿声”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 尾联: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间有石皆奴仆”和“天下无山可弟兄”中的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如“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中的对仗,使诗歌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 天柱峰:高耸的山峰,象征着壮丽和崇高。
  • 灵岩寺:因其高耸而享有盛名,象征着独特和尊贵。
  • 樵径雪深: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神秘。
  • 清溪风暖:描绘了自然的温暖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柱峰”象征着什么? A. 壮丽和崇高 B. 宁静和神秘 C. 温暖和生机 答案:A

  2. 诗中的“灵岩寺”因其什么特点而享有盛名? A. 高耸 B. 宁静 C. 温暖 答案:A

  3. 诗中的“樵径雪深多虎迹”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自然的宁静和神秘 B. 自然的壮丽和崇高 C. 自然的温暖和生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与本诗有相似的主题。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与本诗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与本诗对比,都描绘了山峰的壮丽,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本诗对比,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宁静和恬淡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翥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晓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一 艾如张 秋蕊香 重阳 长寿仙促拍 其一 太母生辰 漫成 与曾侍郎 山居杂诗九十首 咏双竹 和黄南嘉相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囷庾 竖心旁的字 弓影杯蛇 多历年所 花花搭搭 禾字旁的字 论德使能 耒字旁的字 包含樊的词语有哪些 相凑 閠字旁的字 我生不辰 风起云飞 馬字旁的字 沽卖 笼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