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31
华下
司空图 〔唐代〕
日炙旱云裂,
迸为千道血。
天地沸一镬,
竟自烹妖孽。
尧汤遇灾数,
灾数还中辍。
何事奸与邪,
古来难扑灭。
炎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干旱的云层裂开,
如同迸发出千道鲜血。
天地像一口沸腾的锅,
竟然自己在烹煮妖邪的存在。
尧舜时期遭遇的灾难,
灾难的根源又怎能轻易消弭?
何以奸邪与邪恶,
自古以来都难以根除?
作者介绍:司空图,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人生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哲学思考与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对人性中邪恶的无奈感。
《华下》是一首在强烈的自然描写中融入社会批判的诗作。开篇以“日炙旱云裂”描绘出一幅炎热而干旱的景象,仿佛在为即将揭示的社会危机做铺垫。这种极端的天气象征着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着,诗人以“天地沸一镬”将天地比作一锅沸腾的水,暗示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人性中的罪恶正在被加热,随时可能被引发出来。
诗的后半部分提及“尧汤遇灾数”,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出即使是古代的圣君也不能摆脱灾难的命运,揭示了历史的循环和人性的脆弱。最后一句“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更是让人深思,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似乎无论怎样努力,邪恶始终难以根除。这种透过自然现象反映社会黑暗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而悲观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对人性中邪恶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历史的循环和人性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尧汤”指的是?
A. 古代的明君
B. 现代的政治家
C. 传说中的神话人物
D. 农业的象征
诗歌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的美
B. 人性的恶
C. 社会的繁荣
D. 历史的准确性
“天地沸一镬”中的“镬”是指什么?
A. 天空
B. 地面
C. 大锅
D. 灾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使至塞上》,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维的诗作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安宁,而司空图的《华下》则强调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性的复杂。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运用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世界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