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0:37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 戏答
作者: 黄庭坚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
天水相围。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这首诗描绘了月下相聚的欢声笑语,虽然相隔万里,却依然共享这美好的光景。天与水环绕着彼此,虽无缘相见,却仿佛在梦中相遇。孩子们个个都很出色,儒家学问在家族中自有传承。自己渐渐年老,穿上了秋衣,却无人知道我心中的寒意。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蔡襄齐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生活中的细节来抒发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中,黄庭坚以月亮和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 戏答》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以“月中笑语”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勾勒出月下团聚的美好画面。接着,诗人以“万里同依光景住”表达了即使身处不同地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然能够通过共同的自然景象而联系。这里的“天水相围”更是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对友人的思念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特别是“相见无因梦见之”,这句诗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渴望。后半部分提到的“诸儿娟秀”与“儒学传家渠自有”,显示了诗人对后代的期许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的关注。
最后,诗人用“自作秋衣”与“渐老先寒人未知”来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黄庭坚的情感深度与文化素养。
“月中笑语”中“笑语”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诸儿娟秀”指的是什么?
“渐老先寒人未知”中的“寒”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