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 戏答》

时间: 2025-05-02 13:10:37

诗句

月中笑语。

万里同依光景住。

天水相围。

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

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

渐老先寒人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0:37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 戏答
作者: 黄庭坚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
天水相围。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月下相聚的欢声笑语,虽然相隔万里,却依然共享这美好的光景。天与水环绕着彼此,虽无缘相见,却仿佛在梦中相遇。孩子们个个都很出色,儒家学问在家族中自有传承。自己渐渐年老,穿上了秋衣,却无人知道我心中的寒意。

注释:

  • 月中笑语:指月亮下的欢声笑语,象征快乐的氛围。
  • 万里同依光景住:即使相隔万里,仍然共享同样的自然景色。
  • 天水相围:天与水相互环绕,表现自然环境的优美。
  • 相见无因梦见之:没有缘分相见,只有在梦中相遇。
  • 诸儿娟秀:指孩子们都很优秀、出色。
  • 儒学传家渠自有:儒家学问在家庭中自有传承的方式。
  • 自作秋衣:自己穿上了秋天的衣服,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个人的老去。
  • 渐老先寒人未知:渐渐变老,内心的寒意却无人知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蔡襄齐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生活中的细节来抒发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中,黄庭坚以月亮和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 戏答》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以“月中笑语”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勾勒出月下团聚的美好画面。接着,诗人以“万里同依光景住”表达了即使身处不同地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然能够通过共同的自然景象而联系。这里的“天水相围”更是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对友人的思念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特别是“相见无因梦见之”,这句诗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渴望。后半部分提到的“诸儿娟秀”与“儒学传家渠自有”,显示了诗人对后代的期许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的关注。

最后,诗人用“自作秋衣”与“渐老先寒人未知”来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中笑语:描绘了月夜的欢声笑语,暗示乐和谐的情景。
  2. 万里同依光景住:即使身处异地,也能共享同样的美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3. 天水相围:描绘自然环境,增添了诗的美感。
  4. 相见无因梦见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强调相遇的难得。
  5. 诸儿娟秀:赞美后代的聪明才智,体现对家庭的关爱。
  6. 儒学传家渠自有:强调儒家思想的自然传承,体现文化自信。
  7. 自作秋衣:暗示年岁渐长,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8. 渐老先寒人未知:表达对老去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月下的欢声笑语,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天水相围”与“相见无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秋衣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黄庭坚的情感深度与文化素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念与团聚。
  • 天水:代表自然美景,寓意和谐。
  • 秋衣:象征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老去。
  • 孩儿:代表未来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月中笑语”中“笑语”指的是什么?

    • A. 诗歌
    • B. 欢声笑语
    • C. 笑脸
  2. 诗中提到的“诸儿娟秀”指的是什么?

    • A. 儒学
    • B. 聪明的孩子
    • C. 美丽的花
  3. “渐老先寒人未知”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寒冷的天气
    • B. 内心的孤独
    • C. 身体的虚弱

答案:

  1. B. 欢声笑语
  2. B. 聪明的孩子
  3. B. 内心的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和《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故乡或友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为直白,黄庭坚则通过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风格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舞曲歌辞。白纻歌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娄秀才,图南也)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依本诗韵次用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鳄鱼 穷极则变 琳琼 七慌八乱 疋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借故推辞 庆赏无厌 病字头的字 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太岁头上动土 幽忧 暖锅 包含唬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全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